读《劳模》评论之十九|沉冤得雪的新时代|错爱下的悲剧
文/吉君(吉林)

读110节有感:沉冤得雪的新时代
敲响那一排排时代的编鼓,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播撒中华大地。在今天的章节里,文化大革命的黑色飓风终于过去了,忽如一夜春风劲,辽海市迎来了一股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改革之风。
放下了那些暗无天日地唱着牛鬼蛇神般疲惫的歌,放下了曾在历史的黑暗岁月中被剥夺的人权与落魄。作家以年轻的辽海市副市长路鸣的激情讲话为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番生机万象。
历史在故事中重现。
那些冤假错案终于得以沉冤昭雪,拨乱反正引爆全国上下一股实事求是、健康发展的全新风气。读今天的故事,犹如春风拂面,令身心最为舒爽的莫过于得知骆子终于洗去了身上那些不清白的历史,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了!
骆子哥,这些年你受了多少委屈?苍天有眼,清者终可自清。可悲的是,那些落在心灵深处的伤痕,该如何抹去?
自从骆子摘掉“日本特务”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后,他的疯病竟奇迹般地好了。读到这里,我不禁猜想,作家笔下的骆子是不是代表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迫害的一类人物,解开精神上的枷锁,一切“病症”皆可不治而愈。同时作家以笔下人物的人生轨迹,引导读者学会了感恩。在如今媒介自由、人性充分解放的今天,作家笔下生花,为读者朋友们演绎了一个从言语无法自由的残酷时期过渡到思想解放的社会主义新浪潮时期的全过程。这无不表明,社会一直在进步,而时间跨度如此之高的小说,在作家的精彩描述下毫无突兀之感,其成熟凝练的文字带给读者行云流水般的心灵感受。
骆子被安排到辽海制造厂的保卫科工作了。获得新生的骆子,仿佛和我脑海中最初那个才华横溢吹着《明月几时有》的俊朗男人渐渐吻合。而今天章节里最出彩的就是骆子说的那几段快板,作家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向读者朋友们展现了那个时期真实的社会百态,其中暗喻了官场一类人物的奢侈浪费、官风腐败。
期待明天的故事,如若可以,我希望骆子的人生不再有悲剧。

读《劳模》111节有感:上位的沉重代价
故事越来越吸引人了。作家为小说设计的悬念接踵而至。在我以为郝祖国与孙小明这对相亲相爱的恋人在顺利通过郝一湖与章小凤这一难关,势必会长相厮守、携手白头的时候,殊不知,那份看起来最牢固的爱情,在利益面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到底何为真爱?爱江山还是更爱美人?是否男人在权欲与利益面前,都会忘记曾经的那些海誓山盟?还是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又有几个男人能够做到,如美人斯难忘怀,只恋美人弃江山?
郝祖国为了上位,最终选择背弃了自己十年的爱情。
无论他有多么爱孙小明,他还是随着掌握 “生杀大权”的罗汉松去他的家中见了他的女儿罗琦。无论眼前的罗琦相比孙小明是如何的相貌平平、毫无怜爱。但是他仍旧为了心中的仕途之路违心的与之周旋、谄媚。
看来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最刻骨铭心的爱情似乎都没有圆满的结局。由于外界的干涉、利益的诱惑,或许是天灾人祸、机遇等缘由,更或许是内心的冲突背叛、家庭的因素等未知困境,总之有情人终难眷属。
当孙小明与副厂长的位置突然摆放在郝祖国面前让他二者只能选其一时,郝祖国犹豫了,他想着他那仕途之美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官路亨通、飞黄腾达。在利益面前,那份美好的爱情仿佛丧失了最致命的诱惑,他缓缓的伸出权欲之手,颤抖的触摸着那把副厂长的转椅,殊不知,在选择上位的同时,他付出的是失去真爱的代价。只是不知日后,失去爱人的郝祖国,即使得到了至上的权利,他真的会幸福吗?
鱼和熊掌从来就不可兼得。
但是反过来思考,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如果在爱的世界里不再有任何的诱惑,如果仅仅靠闭关自守而得来的长相厮守的专一未免可悲,唯有历经诱惑仍旧不离不弃的爱情才是真爱。
没有异性世界里对诱惑的偏离,如何知道真爱之可贵,亲爱的,审视你身边的伴侣,如若真爱,唯有珍惜。




作者简介:

吉君,女,辽宁省沈阳市人,自由撰稿人。
“都市头条编辑部”以推出名家新作,培养文学新人,传播先进文化,歌颂西部人精神为宗旨,向头条选送的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文章。
《西部人文学》武威头条编辑部
主编:杨成名
副主编:无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