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先生一周词作选:
鹧鸪天贺易兄初愈、再延晤期(七月廿二日,上周六)
说惑“三阳”释偶然,逍遥步也困高川。药真自合酬疗劲,似化清风入管弦。
谁买景,不须钱。当留词赋馈苍天。猜君苦笑身沉楚,我欲还渝月载船。
注:“自合”,自应、本该,出自陆游 《落梅》诗之二中“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句。
前调·大暑日自鄂返渝途中(七月廿三日,上周日)
一路峥嵘啸迹高,动车下岭绕千遭。我呼九夏天公手,捉住风儿十面摇!
尘散即,似吹毛。谁听铁笛为云邀?故乡迭望山堆绿,待辨桥时已过桥。
注:“下岭”,从利川(高)到重庆主城区(低),海拔相差900 — 1300米,而动车下山时,车内人并无感觉。 “九夏”,夏季九十天,故古人有此称,出自晋. 陶潜《荣木》诗序中“日月推迁,已复九夏”句。
前调·回渝先赴大学城访耆老得议民国文事所记(七月廿四日,周一)
不负文心走一场,黉门呵护旧时香。当年都仰开山作,欠这余情慎审忙。
怜草木,灼无光。怅天炎热怯骄阳。驱身冒暑车鸣笛,似促江湖快起霜。
注:“耆老”,泛指老人,出自《礼记·王制》中“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句。“文心”,为文之用心,出自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中“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句。 “慎审”,仔细审察,出自清. 唐甄 《潜书·审知》中“善乎子之能慎审也,知人者用人,自知者用於人”句。
前调·与佳讯、会鸣小友加班后送归,兼谢国刚、东生诸兄相助(七月廿五日,周二)
所贵朋无世态凉,辛劳人乏出楼廊。溪山高速连遐迩,百里来回饿忆香。
车向夕,碾斜阳。峰回道直转苍茫。大江浸影如情泻,不解加班有底忙?
注:“向夕”,傍晚、薄暮,出自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诗中“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句。 “有底忙”,如此匆忙,出自苏轼《大风留金山两日》中“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句;“底”,如此、如许。
临江仙·未及迎送外地诸友,歉作(七月廿六日,周三)
万景难嫌安可忽,吾乡客已深怀。好言渝美纵花开。自愁人事几,相应有朋来。
逃席叫蝉当似我,躁烦空座空醅。明朝谅又不安排。负荆词已在,可替一衔杯?
注:“未及”,来不及,出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句。 “可忽”,可忽略、可忽视;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句。 “相应”,互相呼应,出自《国语·齐语》中“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句。 “躁烦”,烦躁,出自汉. 张仲景 《伤寒论·坏病》中“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句。 “衔杯”,饮酒,出自晋·刘伶《酒德颂》中“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句。
鹧鸪天·大雨袭渝后(七月廿七日,周四)
夜急击轩止又侵,晓狂消暑滴如金。谢天许我支凉梦,飒飒风儿缠雨淫。
新哈欠,旧深沉,听山听水淌清心。最痴白雾将城裹,略带调皮抹翠林。
玉楼春·霁后与建渝、阿宏议项目,餐别并嘱(七月廿八日,周五)
空濛未抵些微雨,催个晴生挥寂去。云光強破暗三分,人境当迎新照路。
朋侪潇洒开怀句,莫择天高辜负处。且应本事付将来,再书激情词半部!
注:“莫择……”句,化用清. 洪吉亮《八月二十日偕黄二暨舍弟饮天桥酒楼》中“闲无一事且沉醉,不然辜负青天高”句。 “本事”,指真实之事迹,出自《汉书·艺文志》中“(左)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句。在古代多指“本身所事”,其释义多样化,现代释义直到明朝才出现,宋朝及大多数朝代(在现代之前)也可指一个人之技艺,而非所谓能力。此外,还指真实事迹与叙述诗词、戏剧等作品中的故事和基本内容,以便作为介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