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三六)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三六、崮乡的锤头和镰刀
秋风一刮,徐静宜的腰腿疼又犯了。
两年前,国民党七十四师突然向驻扎在坦埠的华野总部发起了攻击。接到命令的马三迅速组织部队火速增援,可大沙河河水太深,部队人马很难通过。情急之下,马三立刻命羊三、马克龙回村借门板搭桥。
很快,村里的男女老少们就把门板扛来了,可水深流急,很难尽快搭起浮桥。
此时,坦埠方向的炮声已经响起来了,急得马三直跺脚。
徐静宜一看万分紧急,抱起一块门板跳进了水里,一边跳一边喊:“快,姐妹们,搭人桥!”
话音未落,姐妹们纷纷下水,手拉手、肩扛门板搭起了一座浮桥。
马三心里一热,但什么也没说,立马率部急速通过,杀向了战场。
三月的河水冰冷刺骨,姐妹们在水里足足泡了一个多小时,部队才过完。爬上岸时,人人变成了落汤鸡,几乎全害了感冒,有的甚至落下了残疾。
后来,有人将这一壮举形成了文字,作为沂蒙妇女无私奉献的典型进行了宣传。
于是,“沂蒙六姐妹”也与“红嫂”一样响彻了大江南北。
实际上,六姐妹只是其中的代表。参加这次搭浮桥的有二十多位妇女,只不过有的过早去世了,有的因成份不好,没被宣传而已。
打那,徐静宜就得了个腰腿疼的毛病。天一凉、或刮风下雨时就疼,疼急了就得卧床。
小花在的时候,静宜一犯病,她就主动伺候老小了。可小花随羊三南下后,静宜便有牛使牛没牛使犊了。
说来,大年、小年还算懂事,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小大人似的挺让人喜欢。
今天周五,大年、小年一放学,静宜便指使小哥俩到街上去买月饼、丰糕,嘱咐他们每样儿买六斤。
“奶奶,买这么多啊?”大年问。
静宜拍了拍他的小脑袋说:“奶奶算计好了,两个老姥爷各一份,你们小哥俩一份。”
“嗷嗷,有月饼吃了,有丰糕吃喽!”小哥俩一蹦一跳地买月饼去了。
按说,再过一星期才过仲秋节,静宜之所以今天就买,是因为明天十月一。毛主席要在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大喜事!她想让老人和孩子们高兴高兴。
恰在这时,蒙东教育局长瞿小康提着点心来了。一进门,就乐呵呵地向正在院子里扒玉米的徐老爷子鞠了一躬:“老人家,节日快乐!”
“瞿书记,您怎么有空儿到马家峪来了?”徐大拍了拍手,站了起来。
“明天不是十月一吗,毛主席要在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全县军民都准备隆重聚会,连庆五天哪,我这不就提前来给您道喜了吗。”
徐大一听,更激动。他是瞿小康在马家峪发展的第一个党员,之后又发展了徐二、马小花、马克龙、马三等。当时,他就坚定了信念,知道共产党早晚有一天会赢。于是,无论在东北,还是重返山东,他总是一如既往地撒播革命火种,甚至与郭维城、常恩多等联手硬生生将国民党百十一师拉进了八路军队伍,从而拉开了瓦解国军的大幕!
这几年,他身体不好,总怕等不到共和国成立就驾鹤西去,这下好了。明天共和国就成立了,我徐大就是死,也瞑目啦!
“徐大同志,别那么悲观,您将与共和国一道走向健康、步入未来的。”
“谢谢了,瞿书记,借您吉言,我徐大向天再借五百年!”徐老爷子一激动,居然和汉武帝比起高下来了,喜得瞿小康啪啪地拍起了巴掌。鼓舞得徐静宜也下床拍起了巴掌。
买月饼、丰糕回来的大年、小年一看奶奶拍巴掌,也双双拍起了小手。
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拍响亮!五双巴掌同时拍,便响声震天了!一下引来了不少观众。
其中,有一部分是临朐流落到此安家落户的流民。马上要当家作主了,流民们自是欣喜万分,但心里仍有个结,那就是复仇!
在他们心目中,共产党是救星,马三是救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家军就没有无人区的今天。所以,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找徐静宜说。
解放临朐时,瞿小康在那儿主政过一个阶段,对当地人民有种特殊感情,便凑上来道:“乡亲们,明天起咱就当家作主了,有什么话尽管说。”
一句话,勾出了大家的心酸,纷纷要求政府惩办大汉奸吴化文。
瞿一听,语塞了:吴现在是三十五军军长,解放济南时立过大功,解放南京又立了头功,解放浙江后正忙于剿匪呢,连陈、粟二首长都倍加赞赏哩。然,临朐的老百姓提出这一要求也不为过。毕竟,他们所受的创伤太大了,伤口仍未愈合。
为了给老乡们的伤口上洒些白药,瞿小康说:“乡亲们,明天过节。老人言,过节莫提死鸡事儿,相信党和政府会正确处理的。”
流民代表卞为强苦大仇深,爷爷奶奶被日本人枪杀,父母兄妹死于吴部手下,他是首批来马家峪喝粥续命的。故,对马三及徐家佩服的五体投地,更是对马家峪共产党领路人瞿小康敬畏三分,便恭手道:“俺相信党,相信毛主席。”
瞿小康说:“你现在是民兵连长了,做事一定以大局为重。明天是第一个国庆节,会举办很多活动,一定得维护好秩序啊。”
卞为强答应一声,准备去了。
民兵连长一走,瞿小康问静宜:“你和陈若克同志绣得那面党旗还在吗?”
“在。”静宜点了点头。
“明天集会游行,咱几个代表蒙东第一个党支部走在前头,锤头镰刀正式亮相!”瞿小康说着,眼睛里放出了光。
“瞿书记,我和老二就免了吧。”徐大说“哎,老啦,走不动喽。能看着第一面党旗在共和国生日这天打出来就心满意足喽。”
“是啊,要是陈若克同志活着该多好。”静宜说着,眼圈儿红了。
“是啊,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有多少仁人志士献出了宝贵生命啊!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正说着,天黑了。瞿小康向徐大父女告完别,又转身去了徐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