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大统》(一百一十二)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江月春宵楚楚寒,
落英残芳半庭鲜,
星梦烛影风云泛,
独擎美酒敬娥仙。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的化身?这个问题自人类存在以来就争论不已,从无定论。宗教、哲学、科学以及世界的各个民族文化都在作出不同的回答,但答案却“百家争鸣”!其实,真理就是回答宇宙本质的理论,就是回答大千世界运动规律的理论,就是回答宇宙万象生命轨迹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民族长期承传的文化都是真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又都不是真理本身。民族文化从何而来?它来源于不同民族的地域阅历和实践结晶。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蓝色星球上,黑白黄棕各色人种,相杂而居,隔山相闻,隔海相望,本应兄弟姐妹般情若手足连枝,日月同辉,海川共沦。目前人类可以考证的历史起源非洲,长达二百五十万年。长期以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居住环境,以及不同种族之中,人们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以及生存发展中,在不同地域环境中形成了与之相适应各种民族性地域性文化及不同部族的社会存在形式,例如海洋地区的航海冒险性文化,平原地区的农耕性稳定性文化,高原地区的寒冷性高山文化,赤道热带地区的热带风格文化,副热带沙漠地区的沙漠生存文化,北极地区的酷寒冰雪文化等等,这些地域性文化形成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几百万年来已深深根植于本地域、本民族、本种族的人类基因之中。所以,文化只有交流的求同存异,绝对不能通过文化斗争推行本民族的价值观、文化观、民族观!民族文化的大同主义,让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谐发展,就是民族文化大融合,就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就是五湖四海皆兄弟。而民族文化的狭隘主义,就是文化自我主义,就是文化殖民主义,也就是民族文化利益主义,也就是帝国文化垄断主义。对于西方长期形成的帝国文化,我们需要有个清楚的界定,不管是从它的起源到发展的认识上,还是到形成定势的借鉴上,都必须适应本民族的文化需要,并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而不是作为一种“新文化”,直接推翻本民族的所谓传统“旧文化”,我们没有必要破掉民族的文化四旧,而是努力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明精华!

当代的西方文化本质是什么?西方文化其实就是当代的帝国文化的综合代表,它是由达尔文的丛林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古罗马的政治法律文化与古希腊哲学文化,以及文艺复兴后的民族人权主义和资本物权主义的结合品。什么是帝国?帝国就是一个通过支配其它民族来影响世界的大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英帝国、法国、德意志帝国等逐渐崛起时,他们给世界带来的是文明进步还是世界殖民,是人类共赢还是人类灾难,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文化的作用就是教化!犹如日本,学习了唐朝文化,它就变成儒国,学习西方文化,明治维新后引进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后,它又变成了一个狼性帝国。对于一个家庭、民族、国家来讲,文化的导向性就如此不言而喻。
在欧洲,从公元14、15世纪开始了世界著名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这次运动其实是一次欧洲人反对“神权”崇向“人权”的运动,欧洲中世纪的千年神权政治,引发了人们的激烈反抗,要人权还是要神权?欧洲通过文艺复兴来争取人权的独立性,到了公元17-18世纪,这些运动又演化成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解放运动即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即要人权还是要物权?通过前后的两次文化运动,欧洲各国的主导权逐渐从封建神权阶层落入了资产阶级手中,完成了从神权、人权向物权的无缝转移。我们知道,资产阶级的利益核心就是积累原始资本并伺机通过多种方式扩大资本的利润升值空间,而这一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对此有过深刻揭露,资本的目的就是追求资本的利益最大化,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并通过立法保护其掠夺“物权”的合法化,例如近一百年来东西方帝国从中国掠夺的“物”,都“合法”地摆放在各个帝国的博物馆中!
资本主义发展从初期的圈地运动、贩卖人口、运输毒品、战争掠夺、殖民落后民族等,这都是资本主义帝国在资本积累阶段的惯用手段。在所谓代表本民族的国家利益和资本集团利益面前,神权的道义,人权的尊严,在物权的至高无上面前往往一文不值。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