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是一座楼阁的灵魂
文/侯振宇
中国古建筑,帝都官署,佛寺道观,亭台楼阁,塔廊院落,皆有匾额诗文。匾额是一幢建筑的眼睛,诗文是一座楼阁的灵魂。
署书的鼻祖是萧何,覃思三月,书写擘窠大字,“未央宫”。
天安门城楼,左右两侧“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自敬而敬人,祝己也祝人。虽然是美术字,方正大气,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是黄皮肤黑头发,还是高鼻梁蓝眼睛,还是卷发黑皮肤,都感到亲切,这是中国人做人之道,安身立命之本。

故宫博物院,是郭沫若书写的。古宫三大殿,都有匾,而且竖匾的规格高于横匾。
颐和园长廊,还有画,有诗文,移步赏景,可以坐下休息,慢慢品味。
山海关,嘉峪关城楼上都写着“天下第一关”,应县木塔,层层有匾。

这种文化,传到日本,有西安门,传到韩国,有光化门,四大名楼,匾皆醒目。
滕王阁,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交汇处,建于唐代。正面由苏东坡题字。
滕王阁由唐代李元婴建造,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存在,重建了二十八次。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传。
是王勃人生最低谷,写的最精彩的诗文。其中产生了成语四十个,可见对后世的影响力。

黄鹤楼,地处武汉三镇,蛇山之巅,楼台层叠,展翅欲飞。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正面匾额由“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老革命,上过井冈山,走过长征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任山东省委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首任主席舒同先生题写,厚重饱满,雄浑大气,有颜体之风。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前四句写高写远,气势宏伟。后四句写低处,写近景,写到自己的内心。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为崔颢打广告,还模仿写了《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两首诗。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我九五年在武汉参加培训,曾登楼观瞻,一边看,一边背诵。黄鹤楼屹立于江汉平原,蛇山之巅,环望四周,只有新奇,只有惊喜,只有仰慕,没有忧愁。

鹳雀楼,位于黄河东岸,山西永济蒲州,始建于北周。这里有黄河浮桥,东来西去的水旱码头,人来人往,商贾云集,才子佳人游历览圣的地方。因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名满天下,传颂古今。前两句写西看东望,后两句写所思所想。如诗如画,气韵生动,寓意深刻,催人奋进。
2002年复建落成,江泽民主席题字。
岳阳楼,在课文里读到,早读,如蜜蜂一样嗡嗡嗡,熟其句读,只记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时的课文没有图片,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待到学习书法,反复书写,才读懂了,弄通了。

岳阳楼建于汉代,时间可谓久矣,而在“四大名楼”中最低矮的一座。能传到今天,反复重建,屹立至今,名传中外,全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且管理方式采取了一些招法,如能背诵者免费参观。
其实,范仲淹和我一样,也没有登上岳阳楼,从第一段就说明写作的时间原因。
第二段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这就是中国文人仕大夫的利厉害,文史哲,儒道释,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三四两段,写了两种气候,两种心情,入木三分。
第五段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出文人仕大夫的境界,彰显了滕子京谪守巴陵,没有等待,没有怨言,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借题发挥,写出千古名句,更彰显了范仲淹的思想境界,令人崇拜,让人羡慕,更使人永远无法忘记。
岳阳楼三个字是由郭沫若题写的。
读到这里,你就理解了书法的功能,理解了文学的穿透力。懂的匾悬犹目傲苍穹,字隽似睛揽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