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蕾争妍35期
出句: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一、老师对句
1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千寻塔靓,内镶琥珀外镶珠。(陈士坛)

陈士坛联,江祖芳书
2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一行鹭白,云如锦绣日如金。(徐肇敏)
陈士坛、徐肇敏联,罗朝东书
二、联友对句
3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仕坛)
千盅酒冽,诗留典籍墨留碑。(陈金清)
陈士坛、陈金清联,江文发书
4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四时山秀,亭缠薜荔树缠藤。(刘子荣)
5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五湖月朗,思连寥廓绪连波。(谢复兴)
陈士坛、谢复兴联,陈金清书
6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仕坛)
满庭玉碎,星如翡翠月如银。(曾齐禄)
陈士坛、曾齐禄联,谢复兴书
7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三门峡雅,冬凭鸿鹄夏凭荷。(余秋兰)
8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三椽屋陋,樑承雴霫瓦承霜。(黄奕丽)
陈士坛、黄奕丽联,陈培泼书
9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三都澳美,天飞鸥鹭海飞帆。(朱康元)
注:三都澳风景区,在宁德。
陈士坛、朱康元联,陈士坛书
10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仕坛)
千峰寺静,云藏琥珀鸟藏林。(罗宜疆)
11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一张画淡,鹰栖松柏虎栖岩。(林占辉)
陈士坛、林占辉联,林永焜书
12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三坛月满,舟临玳瑁客临觞。 (郑朝荣)
13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一行柳碧,鹂鸣茉莉鹭鸣天。(许鹏程)
14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一坛酒美,宾推杯盏主推心。(林崇垣)
陈士坛、林崇垣联,吴玉财书
千寻岭谧,林鸣知了涧鸣蛙。(陈锡钟)
16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千金剑亮,外锄盗寇内锄奸。(林芳汉)
17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千秋韵雅,文连道统玉连珠。(林生垚)
18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三春景秀,山含翡翠涧含烟。(马玉太)
九华山远,峰连雾海水连天。(许兆河)
20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六和塔壮,情平魍魉爱平潮。(萧光峥)
注:六和塔,指杭州西湖边的六和塔。
一株柏古,脂如琥珀干如龙。(余育承)
22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三生石定,情投伉俪意投缘。(吴成锬)
23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千峰谷峻,猿迷翠黛鸟迷林。(孙德英)
三春柳碧,溪流翡翠日流金。(张秀妹)
25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千峰山翠,豹藏雾霭虎藏林。(周金来)
26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一轮月朗,风洇茉莉墨洇笺。(乐首二)
27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三杯酒淡,愁凝肺腑血凝冰。(林还诚)
28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万条柳绿,蝉归箟簬燕归巢。(林起茂)
29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天竺寺隐,烟如沧海树如麻。(郑祥全)
30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魚戏水;(陈士坛)
三洞口美,山如翡翠草如茵。(黄日辉)
31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一帘梦美,风浮杨柳雨浮烟。(王丽萍)
32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百阶岭秀,人吟松柏鸟吟春。(王芳兴)
注:百阶岭,古通往城关必经之路
33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千年苑秀,春生桃李笔生花。(林占活)
34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三分国合,魏圆吴蜀晋圆瓯。(夏礼芬)
35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几重岭碧,松生屏障竹生风。(雷恩莲)
36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中堂虎猛,声如霹雳势如风。(吴联泽)
注:中堂挂画的虎。
37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一帘画古,君思意境我思诗。(林静盈)
38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七星寨闹,歌迎端午舞迎宾。(陈爱香)
注:七星寨为恩施5A级风景区。
三、联家联语
1.陈士坛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出句语法简析: “半亩塘清”主谓结构,“半亩塘”是偏正结构名词,为主语,“清”是形容词,为谓语。对句平仄要求,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字来对出句的“塘”,因为前部分要用“三一读”。后部分七言句“四一读”,是由“蝶戏芙蓉”和“鱼戏水”两个“主谓宾”简句组合而成。“蝶、鱼”是主语,“戏”是谓语,“芙蓉”和“水”分别是宾语。“芙蓉”指水芙蓉,系连绵词,是对句之难点。“蝶”“鱼”皆动物类,两“戏”同字,所戏对象不同,必须一一弄清。
2.徐肇敏
读联蕾争妍35期陈士坛老师出句:【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
前一分句“半亩塘清”是一个主谓句,塘主语名词,清谓语形容词。半亩做塘的定语数量词。
后一分句,有两个主谓句,构成并列关系:蝶戏芙蓉与鱼戏水。
第一个主谓句:蝶戏芙蓉。蝶主语名词,动物(昆虫);戏谓语,动词飞,芙蓉宾语连绵词。
第二个主谓句:鱼戏水。鱼主语名词,动物(鱼类)。戏谓语,动词游,水宾语名词。
陈老师的这个出句,注意点与难点有四:
(1)半亩塘用典,出自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
(2)芙蓉是连绵词,并列关系。
(3)连用两个戏字,反复,词意不同。
(4)蝶戏芙蓉在水上,鱼戏水在水下;蝶与鱼的活动都在半亩塘中,环环紧扣。
出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对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说说陈士坛老师出句的前分句——半亩塘清。
半亩塘有典,出自朱熹的半亩方塘。对句如果用典,那就妙哉。半亩塘的中心词是塘。半亩是定语,修饰塘。多数诗友注意到这个数量词,而忽略了中心词塘。其实塘比半亩更重要,半亩是定语是附加成分。
塘还要做清的主语,句子的主干是塘清。半亩是可以省的,清却省不了。
半亩塘清的平仄是仄仄平平,按理对句要平平仄仄,或仄平平仄也可以。可是半亩塘的中心词落在塘上,重音落在塘上。断句是半亩塘/清,不是半亩/塘清。所以塘的对句就一定要仄声,而不能用平了。这也被很多诗友忽略了。
陈士坛老师出句有三处难点。
难点一:半亩塘。半亩塘用典,能以典故对为最佳。断句是半亩塘/清,不是半亩/塘清。类半亩/塘清有:千条柳绿、千山锦绣、七弦声雅、满园草嫩、千山雾暗、数枝荷秀。“塘”处一定要仄声。忘记的有:二龙山、三江源、六盘山、双峰山、数枝荷。
难点二:芙蓉为连绵词。能以连绵词对为最佳。如:茉莉、翡翠、菡萏。以并列词组对,次之。如:肺腑、纤陌(阡陌)、杨柳、桃李、云雾、典籍、风雨、光影、竹树、窠臼、云霭、鬈髻。以偏正词组对,又次之。如:意境、鬼谷、雾海、果木。巧节、幽谷。
难点三:前后两句关联不够。如:双峰山峻,云栖鬈髻雾栖林。六盘山秀,蜂争菡萏鸟争林。千山雾暗,鹰棲鬼谷雀棲巢。七弦声雅,舟摇光影扇摇风。想表达之意,恐说不准。
说说陈锡钟诗兄的对句:
半亩塘清,蝶戏芙蓉鱼戏水;(陈士坛)。
千寻岭谧,林鸣知了涧鸣蛙。(陈锡钟)
千寻岭不仅字面上是对上了半亩塘,但从有所指或典故上还没有对上。千寻岭是虚物,不是实有,是自己造的景。
前人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句,作者取意于此,故说“千寻岭”静“谧”。后分句就配以知了声和蛙声,渲染静谧。这样前后就连贯了,做得很好。
“林鸣知了涧鸣蛙”这句子比较特殊,普通思路是知了鸣林蛙鸣涧。把动物知了对蝶,蛙对鱼。但作者把宾语前置与主语对换了。从出句看,芙蓉和水对应,这里知了和蛙对应,也在一个范围里,对得很好。
再看整个出句,芙蓉和水都在塘里。林与涧也在千寻岭里,涧略在岭下。
作者设定了一个连绵词芙蓉,这是一个坎,而知了是普通词语,不是连绵词。没有达到作者的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