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制度化管理,明确“方向标”。
建立健全《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职责》《日常管理制度》等,推进协作区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转。制定完善“月例会、乡镇纪委书记轮值、考勤考核”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协调、统一调配力量、统一把关业务的集成作战平台,真正将协作区打造成“室组地”统筹联动的桥梁和纽带。
二是实战化练兵,汇聚“动力源”。
按照“就近整合、便于工作、优势互补、增强合力”原则,协作区内每个乡镇纪委各选派两名骨干到协作区集中办公,通过以案代训、跟班锻炼、实战练兵等形式,不断锤炼履职担当“硬本领”。同时开展问题线索处置、调查取证、谈话等工作,在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之外,也能最大限度斩断“关系网”、消除“干扰源”。
三是清单化监督,营造“严氛围”。
每月印发《纪检监察协作区监督检查责任清单》,将防汛备汛监督、重点工程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各类专项整治等纳入监督检查内容,明确监督重点、监督方式、完成时限。各协作区对照清单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对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持续整治,确保及时堵塞漏洞,答好监督“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