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投稿头条】
【新疆游记三】《住宿贾登峪》
王秀滨(哈尔滨市)
带着对喀纳斯的美好记忆和不舍,我们被叫上了旅游大巴客车。整洁舒适的客车,又从容地、匀速地行驶在环山的柏油公路上。天色渐渐暗下来时,车就停在了距离喀纳斯湖区20多公里的贾登峪。导游告诉我们,为了确保景区与生活区彻底分离,减少游客对湖区的污染,从2005年起,需要留宿的游客,基本上都住在贾登峪。
贾登峪,是对喀纳斯景区正门前方区域的统称。这里海拔1600米,是一个被云杉和落叶松环抱的小型山间盆地,也是喀纳斯旅游接待和管理的大本营。贾登峪,分为门票站、餐饮文化广场和本地居民生活区,三个部分。门票站,是购买喀纳斯门票和区间车票的地方,游览的班车就停留在这里。餐饮文化广场,距离门票站2.5公里,两者之间,有频繁的区间游览班车相通。与餐饮文化广场相隔一条马路的,就是本地居民生活区。游客们若想骑马,或者步行去禾木,在此地就能找到马队或者向导。
据查,贾登是一个人的名字。“峪”是哈萨克语“月以”的转音,语意为“房子”。“贾登峪”,蒙古语意为“贾登的房子”。
传说,四百多年前,有一位心地善良而又神秘的猎人名叫贾登,他长年孤身一个人在大山里狩猎,练就了一身特殊的本领,他敢于和体长2米多、体重超过500公斤的,陆地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哈熊”摔跤,但却很少有人见过他的行踪。他出猎时,从不带猎犬,只带着自己从小驯养的公狼。那时,山上的猎物非常多,贾登每天都能满载而归。随后,他就趁着夜深人静,悄悄地将猎物,逐一放在老弱病残和贫苦牧民们的家门口。这些人家,一早醒来,总能发现自家的房前有各种猎物,虽然他们都知道这是贾登送来的,但从来没有遇见过他。就这样过了50多年,忽然一天早晨,牧民们发现,自家的房前没有猎物了。过了一周,仍然没有。他们预感到,贾登可能出事了!于是,全村的牧民分头开始寻找。整整找了一个月,才在一座高山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位已经逝去的白发老人,他身旁放着狩猎的用具。牧民们猜测,这就是贾登。为了感念他的恩情,就把他埋在了深山的一个洼地处,洼地的东面是哈熊沟,北面是灰狼沟,西面是野羊山,环境美丽,土壤肥沃,并在此专门盖了一间木房子,称为“贾登峪”。
贾登峪还是布尔津县封山育林的示范基地,育苗有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雪岭云杉、樟子松等,面积已达80多亩,这些树苗主要用于恢复当地的森林植被。国家还对阿尔泰山的野生莸枝桦树,实施了全面禁伐保护工程。
“牙它及”,是新疆维吾尔语,意思是“住宿”。我们“牙它及”的喀纳斯贾登峪千禧酒店,就位于餐饮文化广场的一个汽车营地旁。酒店设有整洁、舒适的客房百余间,每个房间都带有独立卫生间、、独立WIFI,24小时有热水,但房间的风格却迥异,有标准间、家庭房、酒店客房等。我们住的是标准间,房间的家具是棕红色的木制品,拖鞋是深蓝色的塑料鞋,地面很干净,床也很柔软。
晚餐后,太阳的余晖已经笼罩了贾登峪。我们漫步在酒店大楼周边,欣赏着近处的树木与楼房,遥望着远处的山峦与霞光,也想念着,牧民们心中怀念的“活雷锋”贾登。
这里的地面,少了几许都市现代设施的明亮与时尚,却多了几分都市少有的宁静与清新。这里的天空,仿佛无限高远,高远得让人难以企及。在这样的天底下漫步,过往发生过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遥远,远得让人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里,不会再担心生活的路还能有多长,只会幻想生活的天空还能有多宽。在这里,没有匆忙、没有喧嚣,一切都在祥和与宁静中,一切似乎都能帮助人们有条不紊地渐入梦乡。在这里,人们就如同生活在童话里。
漫步在这里,我不由自主地生发了一份感动。我感动于,这神奇无言的自然星球,哺育的万物生灵竟然能如此美妙;我感动于,暗中行善济贫的贾登,给予人间的大爱与大善,已与宛若仙境的喀纳斯,永久地连在了一起。这个连接,是天时、地利、人和,对真善美的成全,也成为了新疆变得更加温暖和明媚的不竭源泉之一。
漫步在这里,贾登的名字,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摇曳不息,他影响着我的思绪。他的存在,使我渐浙地变得一身静气,满目清光了......
(2023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