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夏半阳乌景最长。小池不断藕花香。电影雷声催急雨,十分凉。〇芡剥明珠随意嚼,瓜分琼玉趁时尝。双桧堂深新酿好,且传觞。
楼锷,《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补。《全宋词》楼锷小传曰:
锷字巨山,一字景山,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绍兴三十年(一一六〇)登进士第,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太学正。七年(一一七一),湖北路安抚司准备差遣。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枢密院编修官、出知江阴军、移知武昌府。(第3册,第1766页)
此传较简略,且有讹误。兹予订补。
楼锷,约生于高宗建炎元年(1127)前后。
据笔者考证,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楼锷移知鄂州(详见下文)。计其满任,约在淳熙十四年(1187)。宋代官员之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七十岁。即以淳熙十四年楼锷恰满七十岁论,由此上推七十年,为徽宗重和元年(1118)。其生年之上限,固不得早于是年。
又,楼锷为楼钥之从兄。楼钥生于高宗绍兴七年(1137),则楼锷生年之下限,亦不得晚于是年。
两限之间,姑取其中,暂定其约生于高宗建炎元年(1127)前后。
初为太学生。
宋·楼钥《攻媿集》卷五二《求定斋诗馀序》曰:从兄编修景山始因太学舍选,与教授兄少虚同上绍兴三十年进士第。又三年而后,钥继之。大率群从中入上庠,蹑世科,登朝行,拥州麾,皆兄为之倡。兄少有场屋声,一语不茍作,遂以词章闻于时。
按,“从兄编修景山”,楼锷字景山,曾任枢密院编修官,又为楼钥之从兄,故称。
“太学舍选”,太学生员之等级考选。
“教授兄少虚”,楼鈜字少虚,曾任泰州州学教授、临安府学教授,亦为楼钥之从兄。见楼钥《攻媿集》卷七三《书从兄少虚教授金书金刚经后》。
“群从”,谓从兄弟辈。
“入上庠”,谓入学于国家最高学府。
“蹑世科”,谓登进士第。
“登朝行”,谓入朝为官。
“拥州麾”,谓出任州郡长官。
“为之倡”,即为之始。
“少有场屋声”,谓年轻时即闻名于考生之间。“场屋”,指考场。
孝宗乾道元年(1165)八月,已为太学录。
《宋会要辑稿》二一之一曰:孝宗淳熙元年八月五日,国子监发解,命太学录楼锷并检试卷。
按,《辑稿》此条疑有误。
“太学录”官位低于“太学正”。楼锷乾道五年(1169)已为“太学正”(见下条),安得于五年后之淳熙元年(1174)反降为“太学录”耶?
且淳熙元年楼锷已为正八品之枢密院编修官(见下文),亦不当兼正九品之“太学录”。
窃谓楼锷之为“太学录”,当在乾道五年前。国子监发解试,例于开科年之前一年举行。乾道二年、五年皆开科年,则乾道元年、四年均有发解试。《辑稿》此条“淳熙元年”,当是“乾道元年”之误。
乾道五年(1169)正月,已为太学正。
《宋会要辑稿·选举》二〇之二〇曰:乾道五年正月九日,命太学正楼锷点检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