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 说 罗 军
文/李太忠
我一八一团接到参战的预先号令后,为了摸清各类人员的思想反映,我让政治处对全团两千多人进行摸厎排查。了解到全团有54名独生子女,为了确保这54名独子不伤亡,我在天水营房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会议只有各营教导员和机关有关股长参加,会议内容就一个,要求各单位在赴云南之前,把独生子女从步兵连队调出来,安排到机关、营部或炮兵分队,因为打起仗来步兵连队在第一线,伤亡比较大。我当时还开了一句玩笑:“要象保护大熊猫一样,把这五十多个独子保护好”。之所以叫秘密会议,就是只能做不能说,以免引起思想波动。我在阐述理因时是这样统一大家思想认识的:“不是说弟兄多就应该牺牲,因为中国有个传统,独子牺牲了,这个家庭就断子绝孙了,留给社会的负担也更重,善后工作难度更大。我弟兄三个,万一牺牲了,还有两个哥哥照顾老人,而独子牺牲了,这个家庭就不好办了。”教导员们都很赞同团里这个安排。
前排左起:罗丹,罗丹母亲,李太忠政委,李卿君主任,作者
一九八六年五月九日,作战值班室向我报告,一炮连战士罗军在负21阵地上做饭,被阵地对面越军907阵地发射过来一枚苏制75无座力炮,炮弹击中石崖爆炸,罗军一声未吭倒下了。为了给罗军穿上新军装火化,负责烈士洗消工作的赵凤翔干事给罗军胸腔里塞了4斤棉花,才把新军装穿起来。罗军火化前,赵凤翔把大弹片拔出来,小弹片无法取出,火化后从骨灰里又拣出了72块小弹片,这些小弹片现在放在原181团的团史馆内。
△罗军(左2)生前在阵地上最后一张照片,赵汶龙(右2)副师长从阵地上刚离开,越军炮弹打来,他壮烈牺牲。
我在老山作战时有一个习惯,烈士牺牲后必须把烈士的基本情况告我。政治处把罗军的基本情况报给我,我一看罗军是个独子,马上就火了,拿起电话就接通了一营教导员周兴堂,大声训斥周兴堂为什么不落实“天水秘密会议”,让独子罗军牺牲了。周兴堂电话中说:“政委,你先别训我,听我给你讲一讲罗军的故事”。罗军三次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已的感人亊迹,也深深震撼了我。罗军报请一等功的材料写好后,材料标题是我定的,“宁为奉献死,不为索取生”,详细记录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因为这篇文章已多次转载过,我就不再重复了,感兴趣的网友们可在网上查到这篇文章。
李太忠政委(左里)与面国朋(左外)刘方军(右外)亲切交谈
宁屯业本章写的“战地模范指导员”李卿君,我曾为李卿君写过一篇文章,多家微信公众号都转载过,今天就不写李卿君了,要给网友们介绍的是总结李卿君经验的张军同志。张军曾任天水军分区政委,在天水军分区政委位置上转业,安排到宁夏自治区政府任办公厅副主任,后在自治区政府副秘长位置上退休,现居住在西安,和我退休在同一个城市里。
我和张军的渊源很深。张军是陕西长安人,一九七零年底入伍后和我在同一个团工作过,即全军赫赫有名的“金刚钻”团。张军的文字材料比较好,走的是机关干部成长之路,曾任181团宣传股长、政治处副主任,后调入21集团军政治部任副团职干事。由於我一直在带兵第一线,张军一直在机关工作,两个人的工作交集并不多。真正和张军接触比较多的时候,是我任61师副政委,张军任61师坦克团政委。坦克团驻防宁夏青铜峡市,张军在军民共建方面总结的“共唤社会真情,共献社会爱心,共张社会正义,共培社会净土”的“四共”经验,被兰州军区和全军推广。再以后,我从55师政委调任61师政委,张军是61师政治部主任,成了我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开展谈心活动,这个方法很好”。是毛老人家在文化大革命中为21军支左部队的批示,61师喷火连在伟人批示之后,一直是各级树立的谈心活动先进单位。为了把全师的谈心活动重新开展起来,我让张军到喷火连蹲点。张军和机关工作组蹲在连队,很快总结出了“带兵要带心,带心要交心,交心要谈心,越谈越贴心”的谈心话动经验,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中央电视台用专题节目,以及兰州军区巜人民军队》报都突出报道了喷火连的谈心活动经验。
张军的传奇故事很多,一个军队正师大校,转业地后的正厅级干部,退休后完全可以衣食无忧、欢度夕阳,但他不甘寂寞,竟然啃起了最难学的中医。有一次聚会时我问张军,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张军告诉我,他的祖辈多代在太医院干过,爷爷曾是长安一带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老中医,家里有很多中医书籍,从小对中医耳濡目染,爷爷手把手地教过自己。当兵时没机会,现在退休了可以弥补这个缺撼了。据李卿君说,张军的医术很历害,她的夫人小尚脚崴了,又肿又痛,到秦岭脚下找到张军,张军一针下去就止住了痛。张军认为,针灸是中国的医学宝库,用针灸疏通经络,对许多病具有“专治”、“快治”、“全治”、“根治”的作用。我相信李卿君不会骗我,一个神医即将现身在终南山下。
作者简介
李太忠,1950年出生,河南省孟州人,少将军衔,历任某红军师政委,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