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三四)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三四、“小雄鸡”是如何学会鸣儿的
在中国北方,大人吓唬小孩儿时,一般用“马猴”或“麻胡子”。所谓“马猴”,泛指狼、响马、土匪等。但实际上,无论“马猴子”还是“麻胡子”,是一个人。
此人叫麻叔谋,是隋朝的一位官吏。隋炀帝杨广开凿东都洛阳至扬州大运河时,任命其为开河都护。
麻叔谋这个人生性残暴酷虐,验收工程时,善用铁脚木鹅测量水深,遇到搁浅,则以民工对炀帝不忠施以酷刑。运河通航后,民工死伤百万,尸横遍野。
更残忍的是,麻叔谋喜欢蒸孩童为食,故两岸百姓对麻既憎又怕。因其长了满脸的大胡子,故将其称“麻胡子”,又因其生性残忍,酷似野狼,便叫成了“马胡子”或“马猴子”。久而久之,小孩子一听到“马猴”就毛骨悚然,立马不哭了。
无独有偶,马三打下浙江,攻占奉化后,居然在蒋介石老家,也碰上了一只“马猴”。不过,他的名字没麻叔谋响亮,叫“小雄鸡”。
别看名字很普通,但与“马猴”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地人都用“小雄鸡”吓唬小孩。一吓,孩子照样不敢哭了。
那么,这个“小雄鸡”是何方神圣呢?听我慢慢道来:
“小雄鸡”,本名徐永昌、乳名云金,浙江新昌人。三岁丧母,十四岁丧父,靠邻里接济度日。
由于家庭的突然变故,导致徐永昌在少年时就养成了性格顽劣、暴躁的脾气。对亲族乡邻的接济,非但不感恩,且经常与人斗殴。每次决斗,均像只好斗的公鸡,一定将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方肯罢休。久而久之,就得了个“小雄鸡”的外号。
“小雄鸡”好斗,其他家的孩子可不善斗,便纷纷对其避而远之,亲邻的接济也变得捉襟见肘了,致使这个孤苦的少年过得愈发窘迫起来,常常饱一顿、饥一顿。于是,过起了流浪生活。
这天,饥寒交迫的徐永昌背着竹筐上了山。想找些野蘑菇、野果填一填肚子。
行至山口时,恰好遇上了一个人。那人一看小孩子风摆杨柳的身子,知道他缺吃少穿,就给了他点吃食,并掏出一块大洋让其到附近买些酒肉、粮食。
徐接过饼,三口两口就吞下了,带着大洋就下山了。其时的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碰上的这个主儿是江洋大盗孙立表。
其时,孙犯了人命案,怕官府追杀才躲进深山的。躲了几天后,没吃的了,便想下山置办。然而,出山很冒险。正当孙犹豫不决时,竟意外地碰到了迎面走来的徐永昌。
孙一看这位杀了也没三两肉、瘦得皮包骨头的矮小子,顿时有了主意。他不缺钱,出手大方,而饿慌了的徐永昌,本就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一看遇上了金主,就愉快地给主子打起下手来了。
从此,两个人就形影不离,同甘共苦、共患难了。后来,干脆成了义父义子。
父子同心,其利断金。跟着江洋大盗义父天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让穷困潦倒的徐永昌感激不尽,羡慕不已。
过了一个阶段,官府追杀的风声渐渐消失了。孙开始重操旧业。
跟义父学了些武艺的徐永昌便义无反顾的入了伙,从而步入了盗匪生涯。
孙立表对这位患难义子格外器重,便把自己的一身本事悉数传授给了徐永昌。
坊间传说,练就武艺的徐永昌枪法如神、出手奇快,甚至将酒杯抛向空中,无须瞄准摔枪即中;又能在山间小道上疾步如飞,还能追上奔跑中的骡马;且臂力过人,能像猿猴一样攀爬悬崖峭壁、翻山越岭如履平地;除此之外,还有一手绝活,能走在雪地上不留痕迹,快速攀树比猴子还灵活等。
成了土匪的,大都隐姓埋名称外号。于是,“小雄鸡”正式亮嗓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很快,小雄鸡在义父的扶持下成为了二当家。
初出茅庐的“小雄鸡”第一次单独行动,就干出了一件极为伤天害理、丧心病狂的事。即:打回老家枪杀了同村亲邻十七人,掳走妇女九人,抢走耕牛十一头,烧毁房屋五十余间,贵重物品尽数抢光。甚至连本家亲戚也打、也抢。
“小雄鸡”的所做所为,令江洋大盗孙立表不寒而栗。便以“兔子不吃窝边草”为由,训斥了一通。
令孙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个义子却因此怀恨在心,开始了密谋起了“弑父”勾当。
表面上,“小雄鸡”对义父仍毕恭毕敬。可暗地里却偷偷携重金下山,秘密与奉化跸驻村的乡绅宋孟果搭上了关系。
宋贪财,小雄鸡便投其所好。一来二去,便又认了宋孟果这个干爹。
事实上,宋孟果这个人并没多大本事,但他靠山硬,与蒋介石是连襟!有了这样的干爹后,杀死老干爹还不易如反掌?
很快,老干爹孙立表下山时便中了伏击、下了大狱,并死在了狱中。而小雄鸡呢,则大摇大摆地去认领了尸首,并带回山上办了葬礼。且名正言顺的当上了大当家。
人心都是肉长的。由于小雄鸡这番操作太赤裸,很多土匪都看不惯,便散伙走人了。
本来人就少,又走了一大半儿,小雄鸡立马感到了势单力薄,于是又花重金,买了位新干爹。
新干爹是前岙村的,姓陈,名传卿。之所以选他为干爹,是因为陈的次子陈祥芳,在国军队伍里当副军长。
靠着两位新爹,小雄鸡结识了不少土豪劣绅。在土豪劣绅们的纵容下,小雄鸡的翅膀忽闪地更为猛烈了。他负责绑“肉票”,劣绅们负责砍价,换来的赎金二一添作五。
有了钱,不仅能讨好两位干爹,还能通过官府换取枪支弹药。再多出的,就可以招兵买马了。
实力与名气成正比。很快,小雄鸡的手下便由区区二三十人,一下增加到了一二百号人。且枪械、弹药齐全,一举成为了闻名全省的悍匪。
上有靠山,要人有人、要枪有枪的小雄鸡便开始打野了。他哪儿都去踩,无论是天子脚下,还是乡野山村,统吃!弄得城乡各界人心惶惶,甚至到了当地小孩顽皮哭闹时,大人只要一提“小雄鸡”来了,小孩便立马吓得止住了哭声。
人,都喜欢攀高枝,土匪亦如此。数年间,奉化、新昌等地的大小土匪们,便纷纷向小雄鸡俯首称臣了。而小雄鸡呢,则过上了穷奢极欲的太上皇生活,光压寨夫人就玩了仨。
家乡出了悍匪,作为一国领袖,蒋介石大为光火!遂指令当地立即解决。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臭名昭彰的土匪,竟然是他亲戚的干儿子。
有这层关系在,官府对“小雄鸡”也没什么办法。但命令得执行,假戏演了一通后,就把国民党的招安高招用上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吗,在两位干爹的暗中运作下,浙江省府便授意鄞县县长俞济民招抚“小雄鸡”了。
一招安,匪部就成为宁波自卫总队独立分队了。一夜之间,“小雄鸡”就被任命为队长、授上尉军衔了。摇身一变就变成官军、吃皇粮了。“小雄鸡”就变成国军上尉徐永昌了。
被改编后的徐永昌审时度势,当即抱紧了俞济民的大腿,立马将其认成了第四个干爹。
官匪一体。抗战期间,徐永昌部可以说是寸功全无,恶事倒有一箩筐。可“上头有人好做官”呀,徐照样再获高升,且被升成了少校副大队长。
在宁海,徐部明着领官饷,暗地里却授意当地土匪绑票勒索、明抢暗夺,坐地分赃。老百姓告,白搭。俞济民得了好处,拿人手短。
蒋逃离泰化时,作了“应变”部署,企图以土匪上山打游击的形式扰乱地方。刚刚上任杭州市长的俞济民又一次得到了重用,直接升成了浙江行署主任。
俞一上任,便命徐永昌立即返回,驻扎在了奉化与新昌间的剡界岭。并纠集起当地的散匪、流氓、赌棍,组成了浙东行署特务团第二营。徐任少校营长。宁波解放后,徐随俞逃到了舟山。
国军精锐大多被歼后,蒋介石病急乱投医,随把希望寄托在了土匪身上。可随着三十五军剿匪大网的张开,所谓的“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奉化自卫总队”等残敌纷纷覆灭。挂名“浙东行署主任”的俞济民属下各路人马,亦纷纷溃逃。走投无路的小雄鸡便躲进了四明山。
“东南反共救国军挺进支队”司令徐文忠部,遭马家军沉重打击后,贼心不死,潜至舟山向俞济民求援。并对窝在舟山的小雄鸡说:“竺洪挺等人在大陆干得很出色,共党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我们应该回去做一番事业。”
实际上,竺匪早在嵊县被击溃了,正带着残部狼狈逃窜呢。而做惯了土匪的徐永昌不知就里,早在海岛上憋坏了,当下就作出了回大陆与竺洪挺一起干的决定。
俞济民一听有人愿回去打游击,高兴坏了。特意叫来了逃至舟山的原国民党奉化县长周灵钧,向小雄鸡等详细介绍了奉化的基本情况及反动社会基础。立即委任徐永昌为“浙东行署突击独立大队”中校大队长兼奉化县副县长。要求其一定要在四明山区站住脚,等待时机,配合反攻大陆。
经过一番准备后,徐永昌挑选了一百零八个接受过特训的匪徒,携带三挺轻机枪、十二支快慢机、人手一杆步枪、电台一部、一批空白的“委任状”和征收钱粮赋税的单据。当夜从舟山偷渡,来到了宁海,并蛊惑其小舅子入了伙。
一潜入深山,小雄鸡的胆子就大起来了。立即指挥部下在宁海、奉化、新昌三县交界处挨村挨户的派款派粮,逼迫村民为其提供物资。“小雄鸡”又回来了!
一有了栖身之处,小雄鸡便挓挲开了。一面派人与散布在各县的残匪联络,一面派人秘密侦察三十五军驻防情况。为了给自己立威,还放出狠话,扬言要攻打宁海城 。
不自量力必自毙!横行一世的小雄鸡,根本不知道马王爷会有三只眼。更没体验过马家军特战队的厉害。一对阵,就输了个一败涂地,再也猖狂不起来了。
马三是谁?是土匪的克星,是剿匪祖师爷!成千上万的土匪都不禁打,吴化文的四万匪众他都敢碰,何况你区区百十号人的小雄鸡了。
“养母鸡是下蛋的,养公鸡是吃肉的,吃掉他!”马三命令道。
恰在这时,羊二派出的特战队员侦察到了“小雄鸡”的盘踞点。马三二话不说,立即派羊二率部奔袭鹿颈峻,向匪徒们发起了攻击。
匪徒们在普陀时,国民党曾对其进行了两个月的美式特训。所以,小雄鸡一直以为自己的匪众天下无敌,才胆敢口出狂言。可一交火,才体验到了什么样的军队能打、会打了。
起初,匪兵们依托山高林密的有利地形疯狂扫射。但只打了不到俩小时就撑不住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溜啦”!
“哗啦”一下,队伍就垮了,纷纷四散而逃,窜入了深山密林,扔下了一堆尸体。
小雄鸡的骨干助手“浙东行署突击独立大队”大队副兼中队长王中元,被马家军打得魂飞魄散,乘乱逃蹿,被搜索部队捸了个正着。
屁股还没捂热呢,巢穴就被抄了。小雄鸡不死心,便想出了一招疑兵之计:
他觉得,刚招的散匪胆小怕死、缺乏战斗力,就遣散了二十多个,并对其特别关照,嘱咐他们出去放风说“小雄鸡”回定海了。想以此制造假象,迷惑马三,给自己争取喘息时间。
其间,残匪头目竺洪挺也潜入了奉化,并很快与“小雄鸡”接上了头。
不久,又有不少顽匪投到了“小雄鸡”麾下,人数一下又增加到了一百多人。而这时的小雄鸡,再不敢大放厥词了。他将这些土匪分成七股,白天在深山隐蔽,晚上出来分头搞破坏。
实力稍得恢复后,小雄鸡自以为得计,便洋洋得意地对部下说:“与共党打游击,一定要精明强干,多长几个脑袋。”
与此同时,小雄鸡还利用社会渣滓四处散布谣言、恫吓群众,说什么“国民党就要回来了,共产党要退到长江以北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等,搞得不明真相的群众人心惶惶。
三十五军军部,专门召开了一次剿灭小雄鸡的会议。听完马三、羊二的汇报后,军长吴化文怒发冲冠:“娘的,小雄鸡比我还坏呀?杀,杀之而后快!”
“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了。”羊二说“共派出了二十多个小分队,土匪露头就打,估计小雄鸡也打不几天鸣儿了。”
“好,必须尽快干掉。”吴说“都说我吴化文制造过无人区,其实都是属下干的,他们饿才去抢的,可小雄鸡不是饿,而是吃饱了撑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恰在这时,奉化公安局长张小山快马来报:“报告首长,小雄鸡已就地正法!”
“怎么捸住的?”马三问。
“报告司令大爷,是小雄鸡原来的手下立的大功,他熟悉主子的德行,提出了‘狗制狗’办法。结果,我们就把缴获的狼犬派上了用场。匪徒被打散后,小雄鸡也不见了,是狼犬嗅到鸡味儿后一阵狂吠,才吠掉了这公鸡的性命。”
“死的活的?”吴军长问。
“早打成筛子眼儿了。正准备火烧呢。”小山子说。
“别烧。”吴化文说“留着有用。”
“是!”张小山应声而去。
小山一走,马三凑上去问:“吴军长大发慈悲啊,一只死鸡有何用?”
吴道:“将鸡毛一根根拔给各县军民看看,只要大家都知道雄鸡成瘟鸡了,才会放心啊。”
马三恍然大悟:“对,区区一个浙江,就有三百多股土匪横行,老百姓简直没法儿过。这叫杀一儆百!”
散会后,吴找马单独聊了几句:“马兄,你不觉得野指这次安排你我在一起恰如其分吗?”
马三沉思了一会儿道:“是,你曾是匪首,让我给你当跟班儿,的确搭配得当。”
“这主意,也只有粟裕想得出。”
“我看未必,应该是陈毅。”
“何以见得?”
“你想想,济南战役时,就是他让我接近你的;组建三十五军,把我鲁中南部队及反正的何、张二师划归你,也是他的点子,此人胸怀大略、深不可测。”
“对,一定是他。”吴化文说“等剿完匪,咱去趟上海,拜会一下咱们的上海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