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木秉凤散文诗选 881
谁家书童子,志笃文香浓

江波逐月清
灯火照门庭
谁家书童子
笃志文香中

历史犹如一团迷雾,唯有后人方能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在万载流淌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每个人仅仅是一粒粒沙子,是扑朔迷离还是金光灿灿?这也取决于盖棺千百年之后的历史定位! 自古圣贤多谦逊,在周公面前孔子将自已言论仅仅定位为论语,即犹如小沦小波一样润物无声;在三皇五帝的大道面前周公仅将自己言论定位为周礼,从而成为“礼之用”的社会实践者。生命之求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自然而然中道法自然,就是追求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中“天人合一”。
天下万相,不过道术。在漫漫无际的社会实践或文化储备过程中,道与术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困扰古今学者的两大石头概念,是故老子于《道德经》中发出了“道可道,非常道”以及“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的仰天长叹。道是什么?道乃万物之源,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道者与智慧相通;术是什么?术乃大道之化,芸芸万物变化耳,术者与聪明相通,所以道者达于心,术者谋于计。
经纬天下者,道术合用也。自古承载大道之学者称之经书,而承载“术”数之学者称之纬书。自古经书如儒家《易经》、医家《黄帝内经》、佛家《金刚经》、道家《道德经》等等,都是文以载道,大化民心。道与术,经与纬,智与聪,圣与凡,本质与现象,文化与知识,性与相,心与识,恒与变,能量与物质等等一切代表“道与术”之方向的内容由此泾渭分明!但又法无定法,道道相通。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