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散文)
文/刘正双(湖北)
去年九月,我因公出差,路过襄阳。应朋友之邀,到他家作客,他家在白河岸东的朱集镇。
一脚踏进朱集,我的心,都要醉了,被那漫坡遍野的野菊花所震撼到。
黄的,白的,粉的,紫的……,色彩丰富,斗艳争奇。单瓣,重瓣,球状,蟹爪状……,形态各异,靓丽清新。它们零星点缀在锦缎般的田野里,随风摇曳,婀娜多姿,芳香四溢,清幽不俗。远远望去,比梵.高画中的风景,还要美丽,还要壮观。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野菊花开了!
野菊花?我迷惑不解。自小生长在大城市,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的我,这是第一次听说。
我只知道城市绿化带中,楼盘里的那些住家户,种的那些娇颜欲滴的乒乓菊、矢车菊、波斯菊、非洲菊……,没有听说还有叫野菊花的。
朋友笑了,向我普及了野菊花的知识。

野菊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花卉,又被称为田菊,山菊,或杂花菊。每年的八月底九月初,秋蝉息声,寒雁南飞,万物即将凋零之时,它们竟次第开放了。一时之间,不论平地与山川,无限风光它尽占。如火如荼,灿灿然焉!
野菊花除了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极大的药用价值。据《中国药典2020版》记载:野菊花味苦性寒,能疏风散热,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用于疔疮庸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那这么说,野菊花全身都是宝,身体的每个零部件都有药用价值,都在为人民服务啰?″
朋友笑着点头称是。
"野菊花是质朴的,不论是贫瘠的山地,还是肥沃的原野,抑或是在沟边,河沿,堤坎上,它都能随遇而安,肆意生长。就算风狂雨骤,独立寒秋,它们仍傲然挺立,打不倒,压不动,摧不垮!″
望着眼前的野菊花,朋友由衷地赞叹道。
我蹲下身去,轻轻抚摸着一朵野菊花,它的茎叶疏被毛,有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的茎叶,两面淡绿色,圆锥形的小花序………,嗅了嗅,花香浓郁,沁人心脾。
我不由得对这些小东西肃然起敬!它们生就平凡,生就渺小,没有郁金香的艳丽,没有紫荆花的"伟岸″,没有莲花的雅致,没有牡丹的高贵……,但,从不自暴自弃,也不与群芳争艳!古人有诗言它:"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是对它的真实写照。不亢不卑,不骄不诌,有多大光就发多大光,竭尽全能为广袤的大地增添一些景色,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边走边聊,边聊边看,大美朱集,果真名不虚传!

"嗡——嗡嗡,嗡——嗡嗡″……,一阵又一阵蜜蜂的嗡鸣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迎声望去,密密麻麻的小蜜蜂正在道旁的花朵上采蜜。还有的成群结队,如波涛般在花海里左右涌动,上下盘旋。
循着蜂迹,我们来到一片小树林,遇到了养蜂人老梁。黝黑的皮肤,壮硕的身板,弥勒佛似的胖脸上饱经风霜,总是带着笑意。他是陕西商洛人,放蜂己有30多年了,走南闯北,风餐露宿。他告诉我们,昨天刚从青海转场到这里,今天就开始放蜂收蜜。
我说:"花暖蜜蜂喧……,养蜂肯定特辛苦吧?″
他笑笑,让我看他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十指粗短,里外都是茧子,指头肚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五指弯曲,合而不拢。粗糙的皮肤上张开一道道娃子嘴似的血口。
我不觉有些心酸,这和办公室的那些纤纤玉手,天壤之别啊!
他很健谈,很和善。言语之间,一幅幅千里迁徙养蜂图出现在我们眼前……。
他的语速很慢,语调低沉。字字句句写满了辛酸和无奈,好几次,他的眼眶都红了。他说,吃点苦受点累倒没什么,只想靠自己的劳动改变自已和家人的生活。再苦再难都不怕,怕的是那些工商税务找上门,怕的是那些社会小哥找上门……,搞不好,一年就算白干了!
我们面面相觑,叹息不止。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我常常在想,像老梁这种老实巴交,只想靠自己一双手,辛勤劳作,如同他的小蜜蜂一样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卑微地活着。……但,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使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勤劳的双手,书写人生的灿烂和辉煌,用勤劳的双手,换取微薄的收入,供养一大家子的日常开销,供养两个大学生女儿的一切费用……。寂寂无闻,却又心甘情愿地把最珍贵的奉献出来,这样的人,在华夏大地,各行各业,还有许多许多,他们,难道不该是年青人追求的"星″吗?
老梁和我们道别后,又去割蜂蜜去了。望着他的略显佝偻的背影渐渐融入锦缎般的田野里,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我忽然觉得,老梁,不也正是千千万万野菊花中的一朵吗?
时至今日,我仍不能忘怀……。野菊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里,融进我的血液里!
2023.07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