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京都文艺》第48期:散文推荐王开亮作品
《京都文艺》第48期:散文推荐王开亮作品
精华热点
家 乡 的 桑 椹文~王开亮 我的童年是在桑椹树下度过的。桑椹树那高大的身影,那粗壮的枝条,那肥绿的叶子,总是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那甜蜜的桑椹,像母亲哺乳时的乳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前籽粒屯村过去桑椹树很多,一棵有合抱粗,树腰上有些疤痕,却昂扬向上。初夏到来时,桑椹树遮天蔽日,从枝腋下开出似花非花的东西,不久就能见到果实,这就是桑椹。起初,桑椹是青绿色的,接着就是绿白色,然后是淡红,深红,紫红,这样桑椹才算熟透。 我从小在姥姥家长大。那时侯人们家里都很穷,很少买水果,吃桑椹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桑椹成熟的季节。每当这时候,我和几个小表弟们在放学后,常常顾不上做作业,急不可耐的向桑椹林跑去。 初夏的暖风吹拂,新生的桑叶翠绿欲滴,随风轻摇。桑叶下是那一颗颗三五一成聚的桑椹,在风中微微颤动,很是诱人。同一棵树上,桑椹成熟程度是有区别的,大致可分为熟透的、熟而未透的和未成熟的三种。熟透的桑椹呈暗紫色,浑身透着光亮,充满了水分。摘的时候,也只能轻轻的摘,稍不留神就会把它捏破,挤出汁水来。这是我们最爱吃的,放到嘴里汁水顿时流出,那是一种绝好的享受。桑椹的甜更多是品出来的,那种细细的甜,还带着淡淡的桑叶香。我们一边采一边吃,脸上、衣服上全都沾满了紫色的汁水。 当时,三姨妈是家里唯一的“秀才”。她初中毕业,也是当时村里唯一的高学历了。她读书多,见识广。她将采来的桑椹挤出了汁来,放在小铁锅里,生火熬,当桑椹汁熬去后,锅里就出现了黑色的椹糕。据说,这黑色的椹糕营养及药用价值极高,属于大补。 除了紫色桑椹,还有一些桑椹是红色的、青色的。青色的桑椹还没有成熟,我们自然舍不得摘。红色的则是已经多半熟了,只是还没有熟透而已。有时为了调节口味,我们也会采来尝几个,吃起来甜中带酸,没有太多的汁水。如今,这些红桑椹往往是小囡囡们的选择。 在桑椹林里,表弟们自己吃够了,总是不会忘记摘上一衣兜带回家去,给家里人吃。每次回到家,看着我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把的桑椹时,姥姥总是被我的脏相和孝心弄得又好气又好笑。 几十年过去了,眼前的桑树挂满了桑椹,在微风中颤悠,我忍不住采下两颗,放进嘴里,感觉还是那样细细的甜。久违的甜,丝丝滋润心间。在悠长的回味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