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大统》(一百零九)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青光溪道碧万顷,
流霞横来桃源中,
萦萦楚曲吟至今,
芳泪琵琶诉天庭。

大家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代表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代表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代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都已经消失,中华文明却在绵绵廷续,全世界都认为是奇迹!为什么又是中国?大家都找不到绵延不绝的原因。
自从上观天文、下察地理的伏羲画卦开始,阴阳之理就演绎出了土生土长的儒道文明,以儒道文化为主线的中华文明就代代承传下来。儒家的民本有为的入世思想、孝悌忠信文化和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在三皇五帝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特别是五帝后期尧舜时期达到了当时的顶峰,其后的这些思想在夏商时期得到继承,这些文化的精髓,在周朝初年以成文法《周礼》的形式固定下来,春秋战国时期,以昜经文化濡养出的以儒家、法家、道家, 墨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虽然出现百家争鸣,但《易经》仍被诸子百家共同尊为百经之首、百家之源。通过《尚书》、《诗经》、《易经》等春秋战国前已经出现的文献记载,中华文化处于以“天”为研究对象的道家和 以“人” 为研究对象的儒家的合二为一的也称“天人合一”的大一统的文化状态中。
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至东汉末年佛法传入中国的大约六百余年里,中华文明之思想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主的三教和以儒、道、墨、法、阴阳、纵横、杂、名、农等为主的九个流派的三教九流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思想,而其中的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思想又从其中脱颖 而出,三者相互辉映,珠连壁合,共同主导了中国骨干思想近两千余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等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有为文化,“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等道家的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争思想,以及佛家的“色空不二、佛生一体”的慈悲救世思想,共同构建了东方文化的精神大厦,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理念,甚至代表了东方文化的主要精神与文明方向。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