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记
文/程增庄

那年代,忆苦思甜成了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地方上是这样,部队里也不例外。
这是一次军民共办的教育活动,在一个生产队的大场片上,一边坐着上百名农民群众,一边坐着团直属五个连队的官兵,全场显得十分严肃,说说笑笑似乎在这里受到了自觉的约束。
天阴沉着脸,晚秋的风凉嗖嗖的,好象在为今天的追忆苦情做巧妙的景象配衬。
忆苦是主要的,因为后来人都沒经历过旧社会的方方面面。思甜是次要的,因为当代年轻人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生活上自有感受。新旧对比,苦感越深,甜感越浓。
忆苦的主角是一位出身于贫农家庭的老农民 ,滿脸皱纹纵横交错,稀疏的头发黑白混杂,60岁出头,若放在如今,那仍会象个壮年劳动力,但在那新社会初级阶段,他没有超出一般同龄人的苍老。

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有个人的亲身经历,有对本地穷人受剝削受压迫的知情,诉说起来如苦海决堤,滔滔不绝,比如给地主扛长工,晨带星星出,晚归见月亮;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话儿;年底地主逼穷人交租子,交不起的以女抵债……说着说着那小学书本上学过的“半夜鸡叫”和电影“白毛女”的情境就勾勒了出来,似乎给周扒皮、黄世人、杨白老、喜儿都找到了替身。
这人忆苦已成套路,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宣教专家,说的是真是假,不必疑惑,就当真的听。反正是控诉旧社会,怎么添油加醋都不为过。他从开口至末尾,那是声情并茂,说到伤心处时,泪水夺眶而出,话音哽咽,以悲惨的诉说诠释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的含义。当说到日本鬼子的残忍暴行时,更是义愤填膺,用拳头砸着桌子,狠不得把日本鬼子捣个粉碎,然后点了天灯。
官兵们的情绪被感染了,他只要有所停顿时,囗号声便立即响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加强无产阶级专政,不准阶级敌人乱说乱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声此起彼伏,这个连队刚落声,那个连队又响起,把整个气氛搞得浓浓的,就象把人们带入到了批斗现场。
老农民唱完主角戏后,主会人要求每个连队出一名战士发言,这是事先就安排了的,我连指导员或因忙于其它工作,把此事忽略了,但本连队也不能出现空缺,于是,他来到我身边,小声说:你做好发言准备,到时看你的临场发挥了”。我一时觉得有点茫然,说什么呢?又该怎么说呢?怎么早点不通知我呢?抱怨在心中油然而生。然而,命令不可违,我只好把心绪归到发言的沉思中,怎样开头?重点说些什么?该用哪些词句?最后怎么收尾?约在二十分钟内,我便悟出了一条发言思路,这得益于我平时在连队政治学习时多次发言的锻炼。当点名通信连时,我毫不犹豫地走到桌前,稍稍稳定下情绪,便囗出心裁,一古脑儿地发言用完了预定时间,什么“流离失所丶家破人亡丶生灵涂炭丶哀鸿遍野丶血流成河丶昏天黑地丶残无人道丶罪恶滔天丶罄竹难书”等等词语,几乎全部捡出来都用上了,就缺开囗大骂旧社会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了。当然,发言并非是发牢骚说狂话,我也把平时听到的结合了进去,比如,我村有一地主,从不吃家丁们屁股后面挑的那桶水,怕是放屁臭味融入水里。还有一个地主,在大灾大荒之年,穷人无钱买盐,就到那低洼的盐碱地里去刮盐土,然后再用清水搅拌,象淋醋一样让盐水滴嗒流出,反复过滤后再经日晒成体食用,如同海水晒盐一样。可那个没有人性的地主,常常带人把穷人辛辛苦苦刮成堆的盐土毁撒遍地,以逞霸道。同时,我也把日本鬼子在我村的残暴行径列举了几例,整个发言实际上就是一次对旧社会的控诉,算不上彻头彻尾,结尾还是用了几句时髦的话,什么苦练技术,捍卫祖国啦;什么永不忘本,带着阶级感情练兵,争做五好战士啦……用誓言给发言画上了句号。

吃忆苦饭、思甜饭是这次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忆苦饭安排在忆苦现场,每个连队用土坯或砖头支起行军锅,就地取材,将场里堆放的干红薯叶适量放进锅里,加水搅拌,待开锅后再多少撒点面粉,这饭就算成了。开饭前,自然少不了唱支低沉的歌,"天上布满星”是首选,好在多数战士在入伍前都学唱过,我一起头,便都开始张口: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恨,千头万绪丶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止不住的心酸泪挂在胸”。歌毕,一人盛上一碗,吃一口呲呲嘴,难咽呀!有的还吃出了羊粪蛋蛋,尽管如此,谁都强忍着吃完,因为这是个阶级立场问题。
思甜饭安排到农户家。我们无线排住在柳林小村,每两个战士去一户,我和杜振龙战友指定到那个生产队长家,在出完早操,洗嗽完毕后,我二人便说说笑笑地来到这家。思甜饭嘛,家主人都是尽力而为,饭桌上摆着的有小米粥丶红薯丶玉米面饼丶白萝卜咸菜丶白菜邦拌黄豆,按当时条件算是不错的了,相比昨天下午的忆苦饭要好得多了。
这队长与一般农民不同,满身细胞都渗透着政治盐水,当着解放军的面,更得把爱党爱毛主席的情感表现到极致,第一道程序,就是敬拜毛主席。我们和他一家四囗面朝伟人像站成一排,在十分肃静的气氛下,他一人代表大家说了几句感恩的话。紧接着进入第二道程序一—唱红歌,一首是”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一首是“沒有共产党就沒有新中国……”,这两首歌都是经常唱的,我们也沒给嗓子留遗憾,都是用尽力气把歌声送上了碧霄。到此,我和杜振龙战友以及队长的妻子丶儿女觉得再无别事了,便即刻坐在板凳上,拿起筷子准备动吃,谁料?队长却又添加了一道程序——唱样板戏。他呼叫起我们重新站成一队,一起干唱了红灯记李玉和唱的段子——“提篮小卖拾煤渣……”。我战友杜振龙原籍保定市定兴县人,唱京剧是他的特长爱好,我和着他的声音,把这段唱得高亢有力,竟惊动了左右邻舍,有的爬在墙头上看,不知是欣赏还是看稀罕。

总算该开饭了,作为北方人,那几样饭都适合吃,尤其是那玉米面饼,我入伍后已近两年沒吃过了,它不仅使我找到了家乡的味道,还填补了胃口的缺乏,我连吃了两块,尔后就着萝卜咸菜条,喝尽一碗小米粥,感觉肚子鼓鼓的,这思甜饭还是好吃呀!
“谢谢”,我们把谢意留下,带着军民一家亲的感觉离开了那家,至此,本次忆苦思甜教育活动便宣告结束。
知苦方知甜,苦无尺度,甜也无尺度,虽今非昔比,但仍须砥砺前行,憧憬美好永远在路上。
2023-3-18日于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