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作家、诗人晨曦老师经典散文:《中洲公园,水上天堂》
中洲公园,水上天堂

作者:晨曦
朗诵:正大光明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两句耳熟能详、劝诫人们珍惜光阴的千古名句,出自唐末五代十国广丰诗人王贞白之手,江西广丰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光阴文化名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广丰,共同游览位于广丰中洲的水上天堂——中洲公园。
位于广丰月兔广场旁的中洲公园,就像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广丰的母亲河“丰溪河”中央岛上。中洲公园东接水南大桥,西邻原六家头桑树地现“彩虹桥”附近,南北走向把丰溪河分隔为“里溪”和“外溪”两条小河,坊间有“隔河两千里”之说。据介绍,中洲公园始建于2016年11月,于次年11月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新建的中洲公园四面环水,绿树成荫,方圆5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就像一条游船,停泊于清澈见底的丰溪河水面上,其茂密的绿植与丰溪河两岸的杨柳树和香气逼人的桂花树、樟树等名贵树种相得益彰,尽展其柔美和妩媚。中洲公园实为一个小的岛屿,远看近观,皆为“景中画、画中景”。站在北河滨路眺望整个中洲公园,杨柳低垂,古树参天,曲经通幽,楼台亭榭,样样俱全,与对岸的屏风山相对,相互映衬,加上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面上,恰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由于广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中洲公园密集的树林常被祥云笼罩,如遇雨天,水雾缭绕,烟雨朦胧;周边河堤,柳丝荡漾,曼妙如纱,宛如蓬莱仙境。

中洲公园现在的位置,过去叫“水南溪滩”,儿时的水南溪滩,古朴素雅又充满神奇。“外溪”浮桥两旁,河边青石板台阶上,经常会看到齐刷刷一排勤劳的女子,飞舞着棒槌、嘴里哼着江南小曲埋头洗衣,演绎着现实版的“浣溪沙”。外溪浮桥通往里溪浮桥方向,是一条幽深的青石板路,两旁树盛叶茂,不仅有樟树、柳树,还有几百年树龄的古槐树……小时候,常与小伙伴跑到“外溪”河边游泳,或带上竹竿爬上树杈捕蝉,偶尔捕获一两只,便小心用通风透气的盒子装好带回家,小心呵护,听蝉鸣高歌,彼此成为“好朋友”……记得道路中段还有“青石板凳”供人休息;路旁零零星星几家店铺现在仍记忆犹新,如打铁铺、裁缝铺,还有弹棉花的店铺和卖食品的代销店等。这儿的代销店或路边的肩挑贸易人,会在路旁售卖“海生饼”(排饼),有时口馋,便会掏出2分大人给的零花钱或买文具的余钱,去换块海生饼一饱口福。那时的海生饼,松脆香甜,咬上一口便满口生香。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类食品在超市里应有尽有,但在我心里儿时这种纯绿色的食品却是最甜美的!

我踩在青石板路上,心情会特别爽朗,因为潺潺的溪流声,加上两旁茂密的树林,听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哐啷哐啷”弹奏棉花的旋律,真是美不胜言,其妙无穷……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南溪滩,一到雨季,便水患成灾,两座浮桥也会因水害而停摆。广丰区人民政府为了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于1985—1986年间修建了“水南大桥”,从此,不仅杜绝了水灾隐患,还大大便利了城里人和屏风山麓水南人的出行,为繁荣本地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建成的中洲公园,虽缺少点过去水南溪滩那种古朴雅韵,但现代气息浓郁的中洲公园,着实让人为之骄傲,并魂牵梦绕。现今的中洲公园,集观光、休闲、养生、亲水、环保、乡愁为一体。四周有花岗岩护栏,护栏里边草坪上植有柳树、樟树和各色花卉,并最大范围保留了明、清时期种植的古槐树,看到树冠直径10余米,树高近30米的古槐树,会发自内心赞叹当时修建中洲公园决策者的气度和眼光。约4米宽的红色跑道环绕公园一周,与周围的花岗石曲经、绿树和各色花和谐呼应,显得格外清新醒目。这里一年四季,花香四溢,飞鸟和鸣,杨柳依依,简直成了广丰人的“世外桃源”。十里八乡的广丰乡亲喜欢到这里游览赏景、休闲娱乐,或舞蹈晨练……体验仙境般的存在——“水上天堂”带给人的愉悦。

走进中洲公园,我发现了十几处人文和实物景观。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人文景观,首先是位于中洲公园中心位置的“主题雕塑——《生命的旋律》”。生命是山水城市的主旋律,也是家园生活的主基调。该雕塑创作的灵感源于“参天大树”,围绕“生态环境”展开,运用简练概括的“树”造型,通过现代构成方式,勾勒出整体雕塑的韵律感与节奏感。流畅的线条组合伴随着成群的飞鸟贯穿其中,迎风而上,从而,奏响了生命的旋律。这样的雕塑,简洁时尚,色彩斑斓,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丰这座山水城市中显得和谐唯美!当人们欣赏此景时,会让人感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尽情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人的气息、活力与美好!其次,是位于中洲公园西南侧气势磅礴的“《龙舟》雕塑”。人之妙在气象万千,此雕塑以赛龙舟为设计元素,运用简洁明快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一组大气磅礴,极具震撼的十八位壮汉划龙舟的艺术形象。概括的人物造型和粗犷的创作手法相互融合,直观地勾勒出整体雕塑的浑厚气势和韵律美感。急流澎湃的浪花造型和船桨相互拍打,交相辉映,耳边顿时响起了锣鼓声、呐喊声……据史料记载,赛龙舟是广丰承传上千年的重要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该雕塑彰显了广丰人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力量。再次,是位于中洲公园西侧的“《水》雕塑”。运用现代“极简主义”与立体构成的艺术形式,塑造出一组简洁明快、现代气息浓厚又具广丰山水城市特点的标志性景致。曲线型的两组水浪由多块镜面不锈钢板组合而成,拔地而起,交错穿插,形成了一组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水”的景观。流动的水浪,似微波粼粼,又似激流涌动;一群群游动的小鱼伴随着柔和的光晕变化,在荡漾的水流中忽隐忽现,惟妙生动……
除以上人文景观外,还有多处美轮美奂的实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多个古色古香又各具特色的亭台,可供游人休息、聊天、娱乐和赏光;一座高入云端的“拱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浮桥”和音乐喷泉等。这儿的“音乐喷泉”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米,定期开放,喷泉集激光表演、水幕电影、音乐水秀、音乐焰火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水形包含水雾喷泉、一维数码跑泉、二维喷泉、三维喷泉、高压气爆喷泉、水幕发生器、中心喷泉和彩虹喷泉等,喷射高度最高可达70米,可演绎丰富多彩的水秀节目。华灯初上的时候,络绎不绝的广丰人会来到中洲公园观赏多姿多彩的“音乐喷泉”,欣赏丰溪河及周边彩虹桥霓灯闪烁如画般的夜景,亲身体验广丰的变化、发展。

“拱桥”座落于中洲公园的西南侧,横跨丰溪河“里溪”,取名“明月桥”,蕴含“半轮明月”之意,高耸入云地镶嵌在丰溪河“里溪”清流之上,它是对岸水南人通往中洲公园的主要途径之一。其设计唯美,造型别致,拱桥顶部离水面高约20余米,几十级台阶成半圆状分布,加上桥两端的柳条轻拂,古朴风雅,只要目睹就会令人陶醉三分,大有让人走上桥去站在最高处体验一番“玉树临风”的冲动。
文化气息浓郁的河堤乃中洲公园附近的最大亮点。中洲公园自东头起,沿丰溪河水流方向往西延伸,南北两岸的河堤上,整齐排列着用花岗岩砌成的扶手护栏,每组护栏中间镶嵌的花岗石屏风上,镌刻着一首首唐诗宋词、名言警句和充满乡土气息的“广丰山歌”……足足几公里长堤,上千首唐诗宋词跃然堤上,光彩夺目,诗韵氤氲。这样的文化景观,配上丰溪两岸的美丽风光,着实让人流连忘返。此时此刻,让我想起唐末诗词大家韦庄的诗句:“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我想,韦庄笔下的“白铜堤”,怕是比不了广丰丰溪两岸的“花岗石堤”吧!因镌刻如此多“唐诗宋词”的河堤护栏在全国也实属少见。这样的文化景致,不仅为广丰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更让光阴名城平添了一种奇特和诗情画意!各地的文人墨客来到广丰,都会慕名到中洲公园转转,吸收这里的新鲜空气,欣赏丰溪两岸的绚丽景色。人们茶余饭后,三五成群的好友和城乡居民,会首选到中洲公园及附近的丰溪河沿岸散步,更多的文人会被镌刻在护栏屏风上的“唐诗宋词”所吸引,免不了在护栏前驻足凝视,啧啧称赞;有的还会特意放慢脚步,低吟浅诵,让心情与镌刻其上的唐诗宋词随诗韵一起放飞,顿觉诗意氤氲,妙趣横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座城市的美丽,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和兼容。诗意盎然的市容会大大提升这座城市的品位和形象。愿文化底蕴深厚的广丰,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及仁人志士的大力推动下,不断创造出更精、更美、更好的精神和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日益提升的需要,让光阴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主播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