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素墨几何语,留思寄远人 880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正道酣送君
万里沧海云
尺素墨几语
留思寄远人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缘生缘灭,非尔愿中。什么是缘分?若用尘世境界阐释,就是悲欢离合的一切必然。缘就是成就“分”的一切条件,“分”就是条件合和时因“缘”而起的妙有之境。《道德经》释其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家的“有无相生”之义与佛家的“色空不二”之义其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具备了以上如此之境界后,再读《仁王护国经》犹如透缸观鱼般清丽似画,该经第二品曰:“法性空故,一切皆空,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诸有为法,悉皆空故。以智慧之光,照见诸法,一切悉空…为驻世间,若于诸法,而不得动,不生不灭,无相无不相,不应起见,障尽解脱。”我们若首次读致以上经语,犹如云里雾里镜水月,但皆言自然界之本性!这与中国古老的太极阴阳之道不谋而合,在道法自然中天人合一。

《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将一万亿年压缩为一秒,那么寰宇之内日月星辰的所有变化犹如云聚云散一样简单迅速而又不留痕迹,一个巨大星系从形成到消亡要经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年,但在宇宙三维时空中无穷无尽中犹如瞬间生灭,其实不仅星辰大海从有到无,又无中生有,包括星球上的一切土木山石鸟兽无不如是,从这层意义上讲大千世界皆从“虚空”中走来又复向“虚空”中归去,从空至空中生生不息,生与灭,来与去,得与失,悲与喜,缘聚与缘散,相逢与别离,只是“空性”宇宙本性之中的一环现象,而非永恒之实相。
《道德经》将“空”比类作“无”,而太极及中医又将“空”类比为人们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氣”。人若能悟达万象之空性,就使人在各种境界中让慧眼看得更遥远更透彻更虚无。 《六祖坛经》曰:“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何其自性不生不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大道之行,以德配天,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等圣贤所言道理早已存在了几千年,只是人们被欲望所惑而对人道视而不见。缘起性空便是大道真理!无论宇宙还是人生,概不突此!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之道是天下大道的运动规律的符号概纳,只是借用八卦之象予以体现规律之旅。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其根系在易道易理易术,其主干在三皇五帝及三王诸子。宇宙万物缘起则生,缘尽则灭,而本性则空,古代先圣哲贤用了大量不同的名字来表达宇宙的这一状态,表达宇宙时空的名字包括:道、无、空、无极、本性、虚、气、实相、自性等等,而这些宇宙时空概念其实都想说明一个义理,即宇宙本体之空性。冥冥天道,不在古圣经典之中,也不在贤文训诫之中,而在你我心性之中。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