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430
白居易(二)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3]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

再读白居易
--兼读《白居易为爱放手,送走心爱的侍妾,含泪写下<长相思>》有感
晚年因爱又纳一妾,1相互倾慕情真意切。
白公写词樊素演唱,彼此同得开心欢乐。
放眼未来时日不多,2但愿放手送妾离别。
侍妾远去日夜思念,含泪写下《长相思》阙。
注:1.白居易在杭州生活的三年里,认识了歌妓樊素。樊素明眸善目,歌声优美,舞姿轻盈,如《旧唐书·白居易传》中云:“樊素、蛮子者,能歌善舞。”白居易被樊素优美动听的歌声所打动。很快就为樊素赎身,让她成为自己的侍妾。这时的白居易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侍妾樊素只有十五岁左右。
2.白居易六十多岁时,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白居易让“未至衰摧”的樊素早点离开他,也是为了樊素将来的幸福着想。白居易去世时是七十四岁,距离樊素离开时又过了许多年,如果再留樊素几多年,樊素怎么也有三十岁了。
附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有感白居易将侍妾送朋友
一生纳妾真是多,1赠送朋友是为何?
一日夫妻百日恩,不知珍惜却施舍。
是人都应当尊重,不应视物随抛却!
敢问居易真大方,岂知此举失操节!
注:1.一生有33个女人,却失恋了62年(指与初恋湘灵)。

读白居易与湘灵
:
世人无不知《长恨歌》,那是为玄宗玉环写。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玉环只是一替代者。
诗中原型乃为湘灵,苦苦追求一生不得。
心灰意冷遁入空门,木鱼青灯伴随日月。
注:湘灵为白居易初恋,一生苦苦等待白居易迎娶却始终未能如愿,最后只好遁入空门了此一生。

附湘灵简介:
湘灵符离村姑考证约在贞元十四年(798)与白居易产生感情。符离村姑湘灵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恋人,与白居易曾写作的《长恨歌》、《长相怃》的创作初衷有一定关系。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自2009年上网以来,共创作散文100多篇,诗歌5000余首,《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611人。作品先后在都市头条、中国诗歌网、中华诗词学会网、中国作家网等各大平台发表,并在都市头条平台创建《华夏文学》编辑部,任主编。现为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会员、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