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蚕
文/铁裕
几十年前,在农村的庄稼地里,蛰居着一种叫土蚕的虫子。这些白白胖胖的虫子,在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一直在纠缠人,陪伴着人,也在服务着人。
这种土蚕外表肥白、圆滑,靠吃农作物的根茎生活。只要农作物一开始生长,土蚕们也就大肆活动。许多秧苗被咬断根后,也就慢慢地蔫了。
这种土蚕有成虫和幼虫之分,它们在啃咬植物的嫩茎、根须的过程中,经常在那些被哨噬的植物表面留下许多密集的小孔,就像一只只细小的眼睛。因此,土壤中的各种病菌、毒素就会从那些小小的孔中侵入,使得植物受到感染,从而致使农作物患上了根腐病,霉菌病,锈病等等。
而在几十年前,最好的农药就是六六粉。农民们手提小竹篮,一撮一撮的将六六粉撒在庄稼的根部。这样一来,就可以保护了庄稼,取了土蚕的小命。

为了丰收,也为了生存,人类在这些幼小的生命面前,凶相毕露,使用了“化学武器”。那些可怜的土蚕由于没有防毒面具,也没有识破人的阴谋,加之误食了喷洒上农药的庄稼,因而断送了性命。最后留下了一个个薄薄的躯壳。在庄稼地里,不知有多少土蚕的死鬼冤魂。
幼小的我有时也在想:老人们常常在给儿子们讲什么大伦大爱,大慈大悲。怎么又要对小小的土蚕实行毁灭政策呢?难道它们真的就是一些坏蛋、鬼魂?
在孩提时,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地里,扒开一蓬蓬的蒿草、长藤,喊着:“土蚕、土蚕,滚出来,我要你的猫猫命”!
清风呼呼的吹拂着,好像在吟咏一首玄奥的禅诗: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土蚕们才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照样蠕动着那白白胖胖的身躯,慢慢的钻出土来。那圆圆的,白嫩嫩的身躯就像一个个丰腴而美丽的女人,刚刚从春水中出浴。总之,土蚕也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可恨,甚至还有些诱人。
在后来的岁月里,我一直在想着土蚕那软绵绵,白嫩嫩,富有弹性的身躯。

泥孩子们到地里捉土蚕,不过是为了赚几个毛毛钱。记得我上小学时,老师说50个土蚕能赚两个本子,一支铅笔。因而激起了学生们捉土蚕的极大兴趣,或热情。
在村子不远处,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土产收购站。那是家族间一家地主的间房子,被没收后,一直空着。而现在派上了用场。我当时不知道他们要收购土蚕干什么?但为了得到两个本子,一支铅笔,我常常跑到地里去找土蚕。
父亲告诉我,有一种叫星秀草的根下,土蚕最多。这种星秀草在春天能开出净白、美丽的花朵。这种草在秋天枯萎了,又是最好的农家肥。土蚕大概多为女性,因而总是在星秀草下活动,或者是多位男性,是在沾花惹草。
不管怎么说,星秀草的根下,土蚕最多。但奇怪的是,土蚕不食星秀草的根茎,而是绕道去寻找食物。这个中原因,也就没有专家去考证。
在我读书以后,才得知土蚕也有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蚕茧甘,温,无毒。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次日即破……”
《中药大词典》说:“蚕茧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疮,痛肿”。
而《中华本草》也说:“蚕茧味干,性温。归脾经,止血,止渴”。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论》则是这样说的:“蚕蜕主血风病,治缠喉,益妇人”。
而现代研究出,蚕茧有拟胆碱作用。如果用石油醚、乙醚、氯的方法处理过的蚕茧,有90%的乙醚提取对麻醉猫的血压、离体豚鼠回肠,及家兔十二指肠上均能呈现胆到碱能作用……
总之,蚕的用处多多,远不止这些。从医学上来说,蚕确实有益于人。它们在用小小的躯体,滋养着人。
现在,土蚕几乎很少了。但那间土蚕收购站的破房还在,像间地主的破败庄园。有几分神秘,几分苍凉,几分寒冷。
而星秀草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勃勃生长着,如绿色的海洋,将那间破房围着。清凉的风呼呼吟唱着,就像在为那些死去的土蚕招魂。
2023年7月25日。


作者简介: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
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社》、《湖南写作》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