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平顶山讯:7月22日上午,新华区怡林老年公寓一个干净和整洁的房间里,站满了退伍老兵。又是一年的八一建军节前,这些退伍老兵们,在平顶山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会长陈晓明的带领下,带着水果,盐藻蛹虫草保健品和五千元慰问金又来看望他们的战友崔新建了。崔新建虽然四肢萎缩,躺在特制的病床上不能自理,但满脸的幸福与激动,伴随着战友们的军营回忆与鼓励安慰,让室内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
一病魔击倒了曾经的战士
崔新建今年60岁。家住新华区长青路北段。1981年10月,风华正茂的崔新建应征入伍,到87039部队,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退伍后,被安排在平顶山市被单厂车队开大货车。其间,和现在的老伴李秋月结婚。李秋月当时是开源路粮店职工。
1992年,虎背熊腰的退伍军人崔新建,却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原以为常年在外送货跑长途累的。后来病症加重,下蹲困难。进而连腰也弯不下去了。李秋月就带他到市区和郑州医院检查,最后被确诊为强制性脊椎炎。当时正值我市市属企业改革困难时期,崔新建原本温馨的三口之家,却遇到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双重打击。李秋月陪着崔新建去北京、西安等地寻医问诊。然而医效甚微。
到了1994年,崔新建病症继续加重,已不能正常工作。被单厂同意崔新建在家休养治病。到了1999年,崔新建的病体又雪上加霜。强制性脊椎炎疗效甚微,又出现了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三重病魔彻底摧垮了这位退伍老兵。到了2004年,崔新建彻底不能生活自理。先坐在轮椅上,继而躺在家人为他购置的特制病床上。这一趟至今,就已近20年。
二家庭与战友的双重温暖
崔新建这位退伍老兵的际遇是不幸的。但崔新建面对特殊遭遇后又是幸运的。因为除了国家对退伍军人的有关政策外,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还有一群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
崔新建的老伴李秋月,当年也是相夫教子,理家有方的绰约军嫂。当时在开源路粮站上班,是一位敬业上进,人缘颇佳的女职工。1994年崔新建病情加重,在家病休后,她就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尚小的女儿和病重的丈夫。到后来粮站为照顾她家的的特殊情况。就同意她长期在家照顾病号。那时恰逢被单厂和粮食系统经营最困难的时期。在崔新建战友的奔走帮助下,李秋月和崔新建在火车站东边租了两间门面房,开了个轮胎销售店。李秋月推着轮椅上的这位老兵丈夫,在这个轮胎销售店里一住就是20年。
为了这个小店的开业和后来的经营。退伍老兵崔新建的战友们也是倾力相助,不遗余力。崔新建的战友丁彦民、张文等人帮忙寻找合适的门面房,战友吕怀平、丁增业等战友奔波办理各种手续、证照……开业初期,由于崔新建家无积蓄,许多事儿都是捉襟见肘。这期间,崔新建的战友们常常或借款、获资助,帮崔新建的小店度过一个一个难关。轮胎店经营期间,崔新建的战友们也间或三五人结伴,或十多人成群,到店里或看望,或出谋划策,解决难题。
到了2019年,由于长期劳累,李秋月的身体也出现不支。崔新建对家人的劳苦也心知肚明。就提议转掉轮胎销售店。此时崔新建女儿已出嫁。没有轮胎店顾工的帮忙,李秋月一人也弄不了躺在特殊病榻上的崔新建吃喝拉撒洗。于是就把崔新建送到她家附近的养老院。李秋月在两位护工的帮助下,又度过了艰难的疫情三年。崔新建的战友们又移师敬老院,逢年过节,结伴看望。解决困难。
三善待老兵是全社会责任
社会呼吁多多涌现出像老兵崔新建的老伴李秋月这样的军嫂,也赞美像老兵崔新建这帮真情数十年如一日的战友。但更需要全社会对退役军人各项事务关住。“帮助和促进全市县市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顶山已经受到中央军委的肯定与表彰。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拓展。既要让有能力创业就业的退役军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也要让没有就业创业能力退役军人得到帮助。受到善待。要多发现像李秋月这样为老兵付出的典型。要让善待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平顶山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会长陈晓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