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走近傈僳族(1)
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海拔1500至3000米的河谷山坡台地上,居住着许多傈僳族人,据导游介绍,云南的傈僳族人大约在65万左右。除云南外,在我国四川省也有少量的傈僳族人分布。
傈僳族是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到傈僳族的山寨做客,他们的豪爽大方、诚恳热情和讲究礼貌给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据导游和我走访的傈僳族人介绍,对待客人,不论是世代忘年之交,还是素未平生,都一样会受到热情的接待。
傈僳族人认为:无酒不成礼,有酒就有了相应的礼节。到傈僳族家中座客,主人会用很精致的竹筒将酒盛满后,往地上倒一点,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接着自己先喝一口,表示酒是好的。然后将客人面前的其他竹筒均盛满,双手举到客人面前,请客人饮用,然后主客共同畅饮起来。
傈僳族人走在路上,如果与同辈相遇,一定互相亲热地打招呼。如果碰到长辈就主动让路,让长辈先走,即使是遇到素不相识的人,也会礼貌谦让。 傈僳族保持着古老的“道不拾遗″的优良习俗,如有人在山上某处挖了一条沟,砍了一排木,这表示已打了记号,别人就不能去耕作并占为己有。每当在路上看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无论是价值较大的贝珠首饰,还是小到烟袋等,都要拿在手中,呼喊并寻找失主。
傈僳族的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禁忌。游客不宜拄拐棍进傈僳族人的家中,不能坐在主人家的木柜上,不能揭柜子的盖儿,不能进里屋,不能在傈僳族人家里吹口哨等。
傈僳族人也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日,诸如嗑什节、火把节、刀杆节等,最为突出的是刀杆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