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平系列散文诗
《福兰线上》连载(1)
九月组章

蒋红平,曾用笔名落花生木树,湖北省作协会员。诗歌散见于《诗潮》《星星》《绿风》《扬子江》《散文诗》等。
早晨的福兰线
我听见了秋天的声音。凉风嗖嗖地从车窗外钻进来。
我已看到秋的凉意。在福兰线,白杨宽大的叶子更早于银杏叶的飘飞,它们仿佛冬天的候鸟,早早离开枝头,飞走。
那些女贞树的叶子,依然葱郁,似本地的留鸟们,从没想着离开。
至于不知从什么地方爬出来的收割机,很早就在马路上爬行,在田园中爬行。
我羡慕它们能在油画似的田园里,打滚,嬉戏。那些收割后的稻田,未收割的、尚未成熟的稻田,无论哪种颜色,都是秋天美丽的衣装。
你看,秋天徐徐流淌着深沉的温暖,我能感受这秋天颜色所承载的温度。
心,不免多了几分热烈,多想留下来,也成为这秋天田园颜色的一部分。
却,如时钟的钟摆,不得不移动。
在匆忙的车轮中,我一遍又一遍记住车后这些离去的背影。和一路摇曳的树影。
中秋,旋风
这是上午,路边等车。我看到高楼下一股旋转的风,商铺门前旋转,消失,然后旋转。它将地上塑料袋、灰尘吹起来,更多的细碎泡沫,在天空旋转、飞舞,天空一下子仿佛盛开红的、黄的等各色花儿。路过的电动车将一些大块泡沫塑料碾碎,更多白色的满天星在天空盛开了。
似乎有一个隐形的人,有一双巨大的手,挥舞着,兴奋得在这里旋转、跳舞。他的舞动带着气流旋转,带着地上的碎泡沫颗粒、塑料袋一起旋转。他累了,停一下,然而继续舞蹈。他来这里干什么呢?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钻进旋风中。他似乎也是第一次见到这奇异的景象,或许认为这旋风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想找到它。他举着小手摸啊摸,那些碎泡沫颗粒擦着的小手而过。
约半个小时过去,一辆客车从东边缓缓驶来。突然,旋风一下子从商铺门口飞到刚刚停下的客车边,旋转着,我看到我久盼的人儿,从旋风中走出来。
一个下午
这是下午第二个退押金的癌痛患者家属,这些吗啡空安瓿回收的押金。
在这些使用过的吗啡空安瓿中,在未用完的空安瓿中清亮的液体,我看到了“消失”——
一些灵魂的消失。仿佛这些吗啡安瓿里曾经寄住着的一些人,仿佛这些吗啡注射液曾经是混浊的,有一些灵魂的粒子在澄清的液体中。
这个下午,当它们被送来了时候,里面曾经关照过的人,都不见了。
一张退回的癌痛患者麻醉药品专用卡,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使用期限,还有一个圆圆的大红印章,它们随着一个人的离去而消失,变成一张白纸。
包括麻醉卡纸片上纷乱的指纹。弯弯曲曲,层层叠叠,这些修复病体的粘附剂,已无从追溯。
更多的,咬着纸片不松手,还要在上面写上更多的使用卡延续日期,更多的大红印章,三个月一延期,或一延再延,大多四五个月的时间。
但总有一些是,在一两个月后,或者一两天,带回家的一盒药一支也没使用,被退回来。
天空昼光如阶梯,被铺上彩色的地毯,一步一步朝上走过去。
黄昏
仿佛和夕阳告别,那么人晚饭后走出来。
把影子拉长,踩碎。每次府河大桥上同样的面孔,同样的时间,桥头小贩同样的叫卖声,在同一只时钟里,滴滴,答答。
白云在河水的深处漫溯,它们想游到更深处。
一只水鸟钻入水中,又迅速飞出来。
更多人,在河滨广场,搅动着降临的暮色,和嘈杂的声音。他们似乎在噪音中,在不曾停下的脚步中,寻找自己。
风吹过水面,吹在人们身上。
波纹一阵一阵。
这流淌的黄昏是一种既欣喜又忧伤的情愫,人们从桥上走过去,又走回来……他们似乎在放手夕阳离去,又不忍夕阳离去。而终是曲终人尽,他们等待明天的再见。
或者一些,不再相见。
雨夜
我听到“哒哒哒哒”的雨声。像每天清晨,在铁皮屋顶窜来窜去的野猫。夜陷入漫无边际的黑中,没有灯光,没有星星。雨声叫醒我。或者,是你叫醒了我,让我随雨夜远航。
夜犹如一片黑色的大海,航船在风浪上飘啊飘。窗外那么大的风声,雨声。一艘思念的航船正破浪前行。飞机不见了,公路铁路也不见了,大陆不见了。一片黑黑的海。
你听,航船的汽笛声响,拖着两声长长的尾巴,准备靠岸。我血管的中多了几分兴奋的多巴胺。她像一只蝴蝶飞上岸,飞向你。
来,打开你房间的灯替我指路。打开你的窗户,让我进来。
——推开窗,黑黑的雨幕,一片清凉与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