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诗途
在海拔1700米的湖北省秭归县磨坪,这里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故里。咱们一路走走停停,被那一座座连接天际的山峦群峰所倾心,被那一棵棵古银杏树风姿卓立所倾倒。
当信步走入六家包村鸡公岭里的白果坪,沿途依山而建的村落,青砖瓦黛,满山遍野的银杏树在这里尤为养眼。
当我第一次见到它们时,那惊讶之态不亚于被突如其来的雷鸣震撼,看那庞大宽阔的树冠,粗壮矮实的主干,蓬勃而有力的枝条直插苍穹,耸立于骄阳之下,仿佛它的体内蕴藏着无穷的生命力。交错的枝杈,茂密、青翠折扇形的叶子,缀满枝头青幽幽的果子,就像是撑起的一把巨大的绿色遮阳伞,隔绝了山外的重重暑气,成就了炎热酷夏那一处凉荫。

当然,最令人惊叹的还是我们在翻过一个山包后,至今仍完整生长着的三棵树龄达1805—2200的古银杏,它们品字形分布在不足十亩的田地之中,树与树之间均不足百米,且等距。相守又相离。其中一棵树龄2200年,有与“始皇帝同岁”之称谓,树干需5人合围,高约50米,实足为见证历史印迹的“植物元老”,颇有乾隆皇帝笔下“银杏王”之美称。
三棵千年银杏,长幼有序,排行有别。姊妹树?家族树?其历史之幽古,生命之旺盛,分布之完整,关系之殊异,实为千古之谜。

我静立于高大的银杏树下,抚摸着它苍老的树干,想起了银杏扎根土壤,经风历雨,傲霜斗雪,不惧酷暑,恣意生长,挺拔健壮,沐千年磨难而不屈的本质精神。
我仰头看着三伏炎热中的银杏,心中情不自禁地滋生出一种敬仰之情,顿感自己的懦弱与缈小……
千年古银杏树,是灵息之地,是修身养性、居家养老的好去处。目前,秭归磨坪这个地方,仅300年以上的银杏树就有100多棵。未来,这里还将植根千亩银杏,一个世界独特的银杏之谷将全新的展现在你面前。


【作者简介】马诗途,网名: 行吟者、白头翁,湖北土家族,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词网认证词人,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认证诗人,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多散见于《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度APP》《搜狐新闻》《都市头条》《电子诗刋》《文学沙龙》等多种媒体,曾在官方平台,荣获诗歌大赛一等奖。在《诗画天地》《诗刋》《诗摘词选》多次发表个人作品专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