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出东南偶,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一曲传唱千年脍炙人口的诗句,描写了一名美丽、聪慧、智勇的采桑女子。《陌上桑》的内容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反映了封建时代下层妇女受欺辱的社会地位和权豪势要胡作非为的黑暗现实。表现形式上是用喜剧的形式来反映的,全诗洋溢着乐观战斗的情绪和轻快诙谐的气氛。罗敷形象的塑造更是凝聚着受压迫人民理想愿望,闪耀着浪漫主义光彩。
在这样一个寓言般动人心魄与意境交相辉映之作中,《陌上桑》雕塑以其精湛工艺与独特创意展示了艺术家对于这个经典题材极高程度的驾驭力。整体雕塑将少女罗敷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她轻扶颌腮,斜挎桑篮,身姿优雅动人。雕塑整体重心略微前倾,增加了人物的动势感,仿佛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穿越千年向我们走来。
雕塑作品通过独特的造型手法、精湛的技艺以及对情感表达细腻入微的把握,将一个古老故事中普通女子罗敷塑造成充满生命力和坚强意志的形象。整个作品流露出深厚情感与浪漫主义色彩,在观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美丽而动人心弦的画卷。在造型手法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并注重形态与空间、线条与体块之间微妙而和谐的关系。整个作品给人以凝重而又轻盈的感觉,透过她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智慧和勇气,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内心世界的丰富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从头发到衣裳、从篮子到树叶,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塑造并赋予了生动的表现力。观者可以感受到雕塑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真实感和立体感,仿佛罗敷活灵活现地站在眼前。整个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理念,在传承中创新,在经典中呈现出新意。同时,作者对传统雕塑语言的驾驭也使得作品在整体上更具凝聚力和感染力。
此外,雕塑作品《陌上桑》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浓郁的诗意氛围。它通过描绘少女罗敷挑桑采蚕的情景,将生活琐碎与理想抱负相结合,在一种看似轻松欢快却又富有深意的方式下表达着对美好生活追求和渴望。这种诗性在整个雕塑创作中都得到了恰如其分地演绎,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那份纯净与典雅。
《陌上桑》这件石雕作品是我的一次创作尝试。从造型手法到情感表达再到诗意气息,它都展示了我对于传统题材的学习和理解,更是一次对历史与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作者简介:王月明
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河北省雕塑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河北省雕塑技能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保定市雕塑学会副会长
曲阳雕塑学会会长
燕赵文化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