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居读书笔记
沈 学 印
【0089】死 亡(B)
死亡总是不幸的。
不论看到某某某死了,听到谁谁谁走了,心情总是有些震惊,为之惋惜,甚至感到了些许的可怕和恐惧。
死亡是生命最终结的归宿。
死亡是生命最直观的教具。
死亡是人类最伟大的平等。
每逢这时,我会想到自己。
是让死亡快些地走近,还是慢慢地来临?
还有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树枯树荣……
于是,我想,人呵,这样匆匆地赶路最终是为了什么?
法国人魏尔伦说:“我渴望随着命运指引的方向,心平气和地、没有争吵、没有悔恨、没有羡慕、笔直而平安地走完人生的旅途。”他的话或许能道出了我们要说的一些心声。而想的更为远大、活的更为豁达的莎士比亚在他的《麦克白》中也曾写道:“熄灭吧,熄灭吧,瞬间的灯火。人生只不过是行走着的影子。”
对于一个真正活在世间世俗的人来说,其自身最大的事莫过于自身的死亡之事。正确地对待死亡,是一个人的一种智慧,一种勇气,一种安然,一种彻悟。
因而,孔老夫子才发出“五十知天命”的感慨,并对其人类这一认识法则作了高度的概括。
因而,托尔斯泰也在晚年这样说过:“50岁以前,我以为人从生到死的那种生命,便是人的全部生命。因此,这个总要死亡的生命的幸福,就是人的唯一的目的。我一直带着这种思想生活着,并努力寻找这种幸福。但是,当我照此生活下去的时候,我清楚地看到,这种幸福根本不存在,将来也永远不存在……”(《基督教教义·前言1897》)
其实,死亡是不可怕的。
因为,死亡是必然的。
死亡,是不请自来的。但在它到来之前每个人都是可以蔑视死亡的。
死亡,对于无视死亡的神灵总是敬畏的。这种神灵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就是生命存在的时候尤如夏花一样绚烂的你自己。
(2023年7月23日写于“悠然居”书斋)

王和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