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逢是首歌
一一写在来礼工作4周年前夕
文/黄振涛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寒暑易节,只觉得时光过的飞快。
2019年7月29日早上7点30分,我驱车38公里,从武功县城到达礼泉县检察院大门口,与等候多时的张新龙同志紧紧握手,此情此景如同昨日,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一晃4年过去了。4年,1460天,说长也不长,在人生长河里只是短暂一瞬。说短也不短,历经三年新冠疫情,见证检察风云变幻,云卷云舒、潮涨潮落。我与礼泉检察院的同志们打成一片、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收获到许许多多真诚付出的慰籍和开心,享受到以往少有的愉悦和幸福。
礼泉山美,唐太宗李世民生于武功,长眠于九嵕山,九嵕山是盛唐时留给后世的一张名片;礼泉水甜,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出自于古经书《礼记》。醴,甜酒;醴泉,甘美的泉水。天下醴泉万万千,而以醴泉命县者仅此一个,礼泉县境内有万亩礼泉湖景区,波光粼粼,像明镜一般镶嵌在这片厚重的大地上;礼泉人好,诚实笃信、殷实厚道,个个沉稳内敛,不慕虚名,说干就干,不容置疑,行动比语言更响。
退休后,能够被返聘至今,有一份体面的事情去干,不用看谁的脸色,不必战战兢兢,很知足。有人曾赞许,说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对此,我淡然一笑,自知几斤几两,干别的,我实力不允许,凭借对检察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依靠几十年如一日的韧劲,我精心指导年轻人在检察调研、宣传道路上守正创新、不走弯路、勇往直前,与大家干得风生水起,每年在法治主流媒体上刊稿数量居于全市前列,礼泉检察公众号质量愈来愈高,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了解支持检察工作的播种机、喇叭筒,我甘愿做一名鲜为人知的幕后推动者。
4年间,我坚守工作岗位,勤劳付出,任劳任怨,努力发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如履薄冰,奋楫前行,没有给单位提出半点非分要求。我有过许多人未曾经历的贫穷,到如今各方面情况都比较如意,劳动报酬多少就无所谓了,图个心情舒畅,钟情于检察公文写作,指导愿意进步的青年干警,心里充满快乐和成就感。
4年间,我多次深入校园和机关,讲了法治讲写作。先后在兴平、渭城、永寿、乾县、陇县检察院辅导青年干警如何写出一流稿件。截止目前,今年在正义网和检察日报刊稿数量居全省之最。
4年间,我的步履踏遍了礼泉县的所有乡镇。石潭镇石泉村是乡村振兴帮扶村,这里留下我匆匆的脚步。烽火村村史馆,我瞻仰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目睹时代变迁的历史烟云,与原党支部书记王保京促膝交谈;白村行政办公楼上,我与镇村干部畅谈农合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峪南、凉马、药王洞大道旁,我与大伙植树,为礼泉大地涂划了一抹春绿。
4年间,我拜访过著名文学评论家阎纲先生,愧于没有像样的文学作品请他指正。在礼泉,结识了文学殿堂忠实的守望者、作家赵晓萍、白孝平、方岩,借助《壮美昭陵》文学平台发表了一些散文和诗歌。只是文学积淀不足,自编自导自演,加上凭兴趣和一时文学冲动,至今难以摘取正果。
4年间,我常在袁家村游览,是关中民俗文化体验地的助推者,我探讨过袁家村乡村游不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在春光初泄、御杏花开之时,我们驾车从九嵕山往下穿越,氤氲之气扑面而来,令人荡气回肠;裕香园家庭农场玫瑰花开,葳蕤生香,令人心旷神怡;当春光明媚、大地泛绿之时,我们在史德镇雪村牡丹园里流连忘返。热浪翻涌的傍晚,我与我的战友们驱车赶往任池山顶,与昭陵遥遥相望,凉风习习,岂不美哉!
在礼泉的每一天,我都被快乐的心情激荡着,温暖而惬意,愉悦而爽心。出现乏味无聊的短暂时刻,多是在每天傍晚前后,同事们下班回家,我独自一人坐在福海荣城小区外边的台阶上,观华灯璀璨,任晚风吹拂,望满天星斗。思家之情萦绕心头,妻儿老小,你们在干什么?
4年弹指一挥间。在礼泉工作的4年时间,竟然占据我为工龄40多年的十分之一,等于说,我将美好的年华献给礼泉人民,我快乐,我自豪。我曾感叹人生短暂、流年似水;我感叹岁月无情、霜染鬓发;我感叹友情无价,心静即安。想当年,曾志存高远,但终究仍是匆匆过客。
相逢是首歌。这首歌的每一个音符靠真挚的情怀谱写,每一个优美的词汇从心底迸发。从礼泉县检察院的弟兄们身上,我应该学习的长处太多太多,他们不光靠人格魅力赢得尊重,而是靠质朴无华、善良纯正的品德赢得厚爱。他们很少耍小心眼、存私欲,不靠谱的人寥寥无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迟早会离开礼泉的。我独自坐在办公室,漫想离开礼泉时,会不会热泪盈眶?能否抑制住复杂忐忑的心情?我不可而知。不管我生活在哪里,在礼泉检察院工作这段时间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我会滔滔不绝地讲给我的亲人、朋友、同学和乡党们,因为那是我生命历程中闪光的一页,熠熠生辉。
报时大楼晚上10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我深情地说声:醴泉您好,我永远爱您!

黄振涛,1959年3月生,陕西武功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学任教13年,在武功县检察院工作27年。退休后被礼泉县检察院返聘至今。在文学媒体上发表散文、诗歌数十篇。文风简洁、朴实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