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
秋 词
文/楚人
自古秋高胸襟爽,
我言秋收胜春朝。
心伴云雀拍云上,
诗意远行到碧霄。
竹枝词
文/楚人
玉田青浪荡不平,
闻郎狂野啸歌声。
东边心境西边语,
道是越吼情越浓。
望旷野
文/楚旺群
湖光山色展磅礴,
心如明镜依需磨。
遥望碧潭眏水色,
洗练心境似田螺。
痛苦没有苦味
作者:楚旺群
一切的艰难困苦
回味起来都变成了甘甜
母牛舔犊 自是一份甘甜
生活中尝尽酸甜苦辣
助人生走向成熟
更是某种甘甜
失恋中饱受感情折磨
谁能说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甘甜
困难和挫折铸造人钢铁般意志
回味里有谁会说不是一种甘甜
不要冷嘲热讽——
好了疮疤忘了疼
人生成长离不开痛苦
就不要耿耿于怀于一时的痛苦
即便在生活中碰得头破血流
我们只记得为公益而付出是值得的
痛苦过后必然甘甜
没有柳暗哪来柳暗花明花明
人生受痛苦而得甘甜
格物致良知是圣人教给我的学问!
小官也是王(记忆里的楚家窝)
文/楚旺群
放在官场,七品芝麻官小之又小,放到老白姓眼里,可就是大官了。一县之长,普通老百姓见的机会都没有,谁敢视县长大人为芝麻官呢?!然而天差地别,旧社会一个村长仅是一个小地方,要在戏台上就是一个跟班跑腿的。可是放到老百姓中间,就是基层干部,是队长之上的土皇帝。前几年有部电影叫《怪王别传》,队长也是王,在一个生产队里,行施着无限权力。
大集体时代,权力非常集中,一个生产队长,就掌管着一个村庄人的命运,队委付队长都是队长的打旗敢死队,维护队长权威的铁杆,唯队长的命令是从。到改革开放以后,权力虽不集中了,但在人们沿袭下来的旧习,村长队长依然是王。
回忆是人生意义的一种,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沃土,要创作就得在生活的历程中作集体回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普通老百姓登不了大的官场,在队长为王中演绎一番权力施行,也可算窥一斑可见全豹了。
我小时候,隐约记忆上学是在土岭半腰土窑洞里,垌门口一小片平地,平地边沿就是住家的崖头即,实在不安全得很。后来集体做仓库挤出一间做教室,又被代课教师夜晚批改作业不慎,玻璃罩灯失火,把整个仓库房着了。那时就有一个叫楚进的,我们叫他进爷,当上了队长,上台就决定要建学屋。那时整个生产队也没有多少经济收入,没有很大的决心,前任队长是不敢起意建房的。说建就建,不知从哪里筹集资金,拉来了红砖,建成一栋砖圈垌,不仅我村,周围几个村庄,也都坐进了砖圈垌里上学。
到了我高中毕业的时候,看到楚家窝居住环境,就在土岭围成的窝内,土地都在窝的背后,种地运粪收庄稼仰脸大上坡十分不便,多少代人为这出路闭塞撒下无为的汗水。我极力主张修路,被选中村民组长,我体尝了权力的作用,规划路线。因土地承包责任制修路占地无法解决,局部调整又行不通,决定重新打乱分地,因分地掀起来轩然大波,我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占着好地不愿分地和吃商品粮也分有地的人起来坚决反对,以莫须有的罪名告我破坏土地承包责任制三十年不变政策,告我违反计划生育超生,终于把我告到荥阳县计划生育禁闭室重罚了事。
路是坚定要修,地也必须要调,有人搬动楚家窝当时在荥阳县法院当官的楚丙炎说服我放弃分地,被我严词拒绝!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代表楚家窝村行使权利,扑汤蹈火在所不辞。环山公路最终修通,而对我不满的人现在还耿耿于怀使绊子,寻衅滋事!
集体回忆楚家窝
作者:楚旺群
麒麟谷地处伏牛山余脉,隶属嵩岳山系。承接着山峦起伏,钟灵毓秀。麒麟乃天地吉祥之物,麒麟谷者,想必与麒麟有关,恰恰这麒麟谷又有个村庄叫楚圣人窝,住着楚氏家族东门。上溯不了几辈,出过一位圣人,村庄命名为楚圣人窝,后改名楚家窝。
也许是地气使然,楚家窝人历史以来就不非凡,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嫉贤妒能也比比皆是,踏入楚家窝就如进入龙潭虎穴,历史上土豪劣绅尽出在楚家窝村。旧社会有个楚天,腰挎盒子手枪,哪家孩子半夜啼哭,说一声楚天来了,孩童就立刻禁声。大地主楚田,短衣襟小打扮到骡马市上赶会,有人以貌取人看不起他,有认识的人说,可别看不起他,恼一恼他的钱能把整个骡马市场的骡马买下。不成时候,月夜风高截路谋财杀人的,也出在楚家窝。就是如今前几年,楚家窝调整一次土地,贾峪镇组织部长与镇党委付书记住村都调停不了,最后灰溜溜走人……
集体回忆是教人心酸的。大集体时代,时任付队长的楚金锁是我大伯,中午到棉田巡视抓住偷集体棉花的妇女开会亮相,被妇女的丈夫在背后猛不防一磨杠打翻在地,二十天后一命呜呼。
光阴荏苒,父辈一代人就像一茬麦季,相继都去世了。由此推想,几十年后我辈也将长眠于地下。就像王鹏宇所著《的稻湾记忆》那样,文学艺术要求我不得不展开集体回忆,把家乡曾经的故事记入书中,免得荣辱与共的村庄淹没于历史的长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