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起话筒、打开聚光灯,镜头前面古硒绿源农场聘用本地网红正在现场带货直播,为农场特色农副产品硬核代言。
自入夏以来,古硒绿源农场就大胆尝试“农场+基地+电商平台”的发展模式,开启网络直播平台销售新思路、新途径,通过线上(抖音直播平台)和线下(现场销售)40余亩的苹果、樱桃等各种水果、80余亩的小杂粮农作物及290余亩的连翘中药材,日营销收益达3000余元。
山村夜市,点燃人间烟火。
古硒农场一改往日寂静的山野之夜,迎来了精彩的夜生活。农场里烧烤摊上一排排烧烤架上滋滋作响,现场烤制热辣鸡翅、各类烤串香味四溢外加冰镇啤酒,让人胃口大开。酒足饭饱后就可直接观看对面灯火通明的抖音直播现场,许多周边邻里乡亲、县城市民慕名前往农场采摘各种新鲜水果,欣赏农场夜景、品尝当地家常大锅饭、驴肉火锅等美食套餐,仿佛有一种时空交替的错觉,别有一番风味。

据悉:阳城县古硒绿源农场距县城15公里,位于阳城县蟒河镇盘龙村西庄片,与磨滩至董封、蟒河景区、西冶水库旅游精品线路相连,占地五百余亩,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怡人是一所集养殖、种植、餐饮、休闲娱乐、康养、体验农耕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场。

近年来,古硒绿源农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动谋划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并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同时以创造区域独特的原生态农场为宗旨,逐步营造出白桑镇土乡土气的农家休闲场所,让游人真实感悟到农村人的淳朴、真诚、温馨。同时以多渠道推广休闲土特产,开发农业资源优势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新领域、新途径,破解当地农民就业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古硒绿源农场现已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可10余头驴、50余头山猪、40余只青山羊、1万多只兔等动物的养殖场和跑马场,可供130余人就餐的农家乐餐厅;投资118万元,完成了西庄至孔池的道路硬化工程,为游人的出入提供了方便;投资140余万元建成了水上游乐场、空中滑索及网红桥,形成生态循环;投资12万元,完成了农场周边绿化工程,游人在五百多亩的农场内徜徉,演绎出一幅惬意美好的生态休闲乡村游的画卷。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只有把农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农场的经济发展基础才会坚如磐石。一路走来,绿源古硒农场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党委在农场转型发展中的领导作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奏响新时代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最强音。
一、征程映照初心,数字见证辉煌。
目前,绿源古硒农场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农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休闲的配套娱乐设施,吸引游人休闲娱乐带动餐饮住宿增收。通过调整种植400余亩各种果树、蔬菜、小杂粮及中药材等农作物、养殖驴、猪、兔、青山羊、鸡等牲畜,充分发挥具有土乡土气、古香古色的农家乐、采摘园、农耕体验等各种配套娱乐设施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农场休闲的养生指数。
二、强化发展决策长远谋划,倾情打造农场发展新优势。
古硒农场以党建为引领管好发展大事,打造了党委领导核心和现代企业管理、农场治理的双重优势,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资源打造地域风情的绿水青山,发展特色的家庭农场,将最纯朴的田园风情吸引的游人的眼球,把绿色原生态农产品、无公害的食肉、蔬菜提供给游人。完善10000只新建大型养兔场、养驴场等牲畜圈养环境,修建大型蓄粪池便于循环利用,预防污染。
三、转变思想敢担当 上项目开拓新增长点
突破粗放经营的管理思维,将“沉睡”的闲置土地再次“唤醒”,建成骑马场、荡秋千、爬高杠、3公里长的盘山步道等休闲娱乐项目延长游人在农场的参与度和逗留的时间。最具特色的驴肉火锅、农家炒小米、手工挂面等特色农家饭在节假日期间接待参观学习的游人日达近千人,尤其是亲身感悟骑马、荡秋千、爬高杠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四、招贤纳士打造人才强磁场
古硒农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培养、使用,激活重用人才管理的“一池春水”,农场目前固定员工10余人,农忙时利用临时周边剩余劳动力60余人,主要经营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农场现有养殖、种植、专供农场餐饮使用,形成自产自销的农业产业链,秋后高价收购农民的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带动周边农户200余户,给农民增加了一定的收入,同时也解决了附近村民农闲时的劳动就业,为带动全镇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的发展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
这场饱含人间烟火气的绿源古硒农场在“线上线下”好吃好玩,价格“给力”的一系列田园夜经济活动中刷屏了朋友圈。
作者:张语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