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罗贯中
雄志图王终未果,
属书展艺路平宽。
身经世事开胸界,
骨透乡愁顺笔端。
三国烟云豪杰起,
两朝风浪草民难。
长篇演义成名著,
湖海文人贻所欢。
【注】罗贯中(1330~?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今山西并州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元代中期,他七岁在私塾读书,十四岁时母亲病故,即辍学随父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但他对经商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随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约在1345~1355年间,他来到杭州,跟说书艺人在这里说书。1356年,“有志图王”的他辞别赵宝丰等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宾。在他的建议下,张士诚曾打败朱元璋部下的进攻。张士诚看到元朝没落想称王,罗贯中等幕僚都建议他暂缓称王,但不被采纳。罗贯中对张失去信心,返回老家太原。到五十多岁时,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此时的他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较成熟的看法,开始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至1370年他已写了十二卷,之后所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后逝世。为纪念师傅施耐庵,他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乐 水
2023年7月22日
编辑制作 杜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