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女诗人心如玉壶,泡出如此的冰清玉洁!林桂珍的诗歌,意境澄明,如玉如雪,读后让人心境也清澈透明……


一把玉壶泡出清澈澄明
——读林桂珍的《玉壶冰心》札记
作者:邓田庭
收到 诗友林桂珍的新诗集《玉壶冰心》,匆匆浏览了几页就出差了。出差当天,桂汉标老师要我写点读该书的体会。时间紧,又担心写不好,怕愧对作者。本想推辞,这是桂老师布置作业,作者既是好友又是家乡的作家。便应承下来。利用出差的晚上,一边读一边写批注。回来把这些零散的文字归类整理,便有了下面的文字。
浓浓的故乡之情。1987年,诗人离开家乡,南下深圳工作。工作的繁忙,遥远的距离,难于经常回乡,只好用文字来消解对故乡的思念,在文字中那中对故乡炽热的爱得到释放和缓解。《故乡》“故乡是梦里的情人/时常思念却不能拥你入怀”把故乡比喻为梦里的情人,那思念之情非常浓烈,故乡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诗人每次回到故乡,那山那水那古老的小巷像久违亲人,到处走走看看,“总把自己和故乡的风景拍成一张张照片”,那拍照不仅仅是风景的优美,是为了远离故乡后,翻开相册解解思乡之渴。“因为故乡的模样随时可见”“因为故乡怀里有一个微笑的我”诗人以为随时可以看看故乡的相片,以为相片有自己,便以为身在故乡中,就是躺在故乡怀里。放下相册,更加思念故乡。才有“想借你水中停泊的小船”和“想借你天空中高飞的翅膀”看看美丽的母亲和故乡。最感人就是把故乡童子拜观音的景点想象为自己是童子,观音为故乡。“你跟前那块石头就是我的前世”(《仁化牛鼻村一景》)愿自己是一块石头。这样前世就是故乡的女儿,今生也是故乡的女儿,永恒注视故乡。从时间的长度写出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诗人除写了许多诗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外,还创作一系列的散文来赞美故乡的可爱。其散文是借助对古树和传说,来表现故乡的美和文化底蕴深厚。《百年樟树传奇》通过描绘大樟树的高、叶茂、根长、香味和形状及其树下的人群等,赞美樟树的美,特别是把树根比喻成几只美丽的绿孔雀聚集,翅膀有半开的,有低垂的,有抖动的,有静有动。不要说还有那神奇的传说,仅仅树形美和香味,我就想在树底下喝茶或久坐。能把一棵普通的树,写得那么可爱,不仅是林桂珍的发现,也是对故乡热爱之情的自然流露。《舜帝韶乐醉丹霞》《闻韶高峰山斑竹的传说》等,让韶石山、爱心树和斑竹充满了神秘色彩。她挖掘出这些故事,让故乡的山水有文化的气息。
晶莹剔透的爱情。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爱情更是诗永恒的主题。爱情诗在林桂珍的《玉壶冰心》中占去的篇幅较多,其内容主要是离别的难舍之情,爱情的幸福、爱情观等。《别》写恋人的离别之情。“一个深情回眸/如一道闪电/击中了最深处的柔软”“又像一坛陈年的古醇/熏得有点迷糊”两个比喻句写出了两人分别时的难舍难分,对方回头一个回眸像闪电,包含多么丰富多么炽热的感情,多么的不舍。“古醇”、“ 迷糊”写出陶醉在对方那深情的眼光中,又表现出诗人面对分别无可奈何的内心世界。这时多想飞向对方,紧紧拥吻,可惜在“在人来人往熙攘中”,只能“用眼光和你交汇”。此时无声胜有声,既有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既有难舍之情,却没有泪奔之疼。符合当今交通发达又有手机视频的现实。《石头记》表达诗人爱情观的一首作品。是受《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影响而写成的诗歌。前世你是石头,我是小草;你含玉而来,家族富贵显赫,而我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家族之间的差距,虽然两人爱着,“却偏偏无法逾越/近在咫尺的相思屏障”,只好“月与鱼般的苦恋”,最后石的你“化作凡夫俗子”,木的我“化作平庸女子”石木成了良缘。既是对传统爱情观的否定,又表达敢于打破桎梏,勇于追求真挚的爱情。这表达了诗人不受地位门第影响的爱情平等观。《禾雀花》是首很优美的爱情诗。诗歌以禾雀花的口吻,表达千古不变的爱情。前世不能喜结良缘,今生便“化作你原来的模样”等你,即使不能和你相会,我也在默默地等你。心有灵犀一点通,“你却如期而来”,还“穿着我喜欢的衣裳/依旧是我爱慕的样子”。为了前世今生的爱情,愿意牺牲言语和飞翔。“再也不能言语再不能飞翔”,只要“我们默默相依守护”就满足了。这是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伟大的爱情,是千古不变的爱情。《给爱人》《如莲于你一生一世》和《感怀》等散文诗,用山泉般轻慢的语言,倾诉自己家庭幸福生活,倾诉对自己先生的爱,感恩先生的对自己的爱。从字里行间中,读者看到一个幸福的小女子。这是一曲甜美温馨的心灵之音。
婉约的江南之美。在游历之后,江南的美景,令她回味无穷。更是诗人“我与生惧来的忧郁”恰好和江南的婉约有共鸣。在诗集里选入几首思念江南的诗歌。《三月,思念烟雨江南》写诗人在繁花季节,飘逸的小雨,勾起她江南之美的回忆。“我与生惧来的忧郁/恰如这烟雨江南迷离的风景”。“我心中淡淡多愁思绪/恰如这烟雨江南善感油纸伞” ,“恰如”写出诗人喜爱江南的深层原因。烟雨迷离的景物,是传统诗歌中写忧郁和多愁的古典意象。“ 小桥流水/一声声摇橹的咿呀/搅乱/我的前世来生”“小巷人家前/石板铮亮有度/占卜/我今生的夙愿”。小桥、流水、小巷和石板,选取富有江南特征物象,写出了江南之人文之美。普通游客听到摇橹声只觉得好听好美,在诗人的心中却搅乱前世来生,那中对它的爱已经深入到血液里,和自己融为一体了。读完这诗,眼前仿佛出现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撑着油纸伞,踏着石板路,从小巷轻盈走来。《枕一场江南梦》是写梦见江南的其中一首。这诗和其它几首不同,没有选取它的景或风情描绘它的美和可爱,而是直接抒发对自己深深爱。“把你当作梦中情人依恋/一段爱情/永留美好时光”“许我用失态的尖叫/把你当作情侣来呼唤/一世柔情/永留爱人怀抱”把江南当作情人来爱已是深爱,很多人对恋人的思念是喃喃念对方的名字,她是失态还要尖叫的呼唤,渴望一生一世的相拥。对江南的爱比李白诗歌中的桃花潭的水还深。这几首诗歌有古典韵味,既是现代中又融入古典之中。

林桂珍的诗注重细节。如“一步一步用脚丈量/在记忆库里反复核对/那一条街的拐弯就到杂货店理发店/谁家门牌号是多少看家小猫小狗凶不凶”(《小街》)诗人走在老街的小巷,对着小巷人家门牌和店铺,和记忆中的模样核对。这样的细节有现场感的冲击力,唤起读者埋在心底类似的体验。同时,注意选择意象。如《三月,思念烟雨江南》选取“小巷”“ 石板路”油纸伞“小桥”等传统的意象,无形之中透出一种古典的韵味,使这诗有了空灵、飘逸之美。她写故乡的树木的散文,比较少具体描写的它外形等,花很多笔墨去叙述和它相关的故事。如《锦江边的古榕树》,通过叙述古榕树旁的村庄的来历和古榕树救过很多学游泳的儿童等故事,来说明是一棵风水树和吉祥树。第三辑的散文诗,是本书最出彩的篇章之一,第五辑的小说,显示作者具有驾驭多种题材的能力,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说了。
林的诗歌,特别是她的散文诗,意境澄明,如玉如雪,读后让你的心境也清澈透明。作者心如一把玉壶,才泡出如此冰心玉洁的诗句。期待她这继续努力,为读者提供更多如冰一样晶莹的文字。
(2023年7月19日于仁化)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责任编辑:桂汉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