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四三、省供销社
当扬书记提出到省供销社咨询一下,看看其他县在落实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中,对县社经费是怎样安排对待的,大家认为切实可行,象在黑暗绯徊中见到一絲光亮和希望。春节前找县委岳书记,已经给解决了三个月的工资,如没新的理由再去找岳书记,自感我们有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嫌疑,象丐帮在乞讨,天下莫大难事就是去求人。如去省供销社了解情况后,再去找县领导解决问题也就有了依据。省供销社财务处的王处长是我们武城人,因工作关系与杨书记很熟,我们决定去济南找王处长。
2005年8月8日早上六点,我开着车,拉着杨书记、王经理、张金宝共四人来到济南市省供销社,见到了王处长。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相见格外亲切,王处长听了我们因棉麻与县社分家,已经17个月没发工资的情况后,感到非常惊讶,他说:“国务院文件中是有明文规定的,分家后将县社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你们是只分家不让吃饭,实际是把国务院的文件执行了一半。对此项工作省社的态度很明郎,就是全面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为做好此项工作,省社领导向省委做了汇报,山东省委又下传了国务院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做好分家后的善后工作,现在凡分家的县,县社所需经费都已落实到位,有县财政负担。这不成武县昨天刚汇报上来,也纳入了县财政。”听了王处长的话,我们心中顿时豁亮,我说:“其他县都能全面落实党的政策,而唯独我们县偏离政策,县长说了,武城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入不敷出,所以在改革过程中有些问题不能全面解决,并且还让我们換位思考,替县里的领导们想想工作中的困难。”王处长说:“县里财政困难,他们的工资停发了吗?再困难也得让吃饭啊!”杨书记说:“年前我们找了一回,给解决了三个月的工资,没有理由,我们不敢再去找县委书记了,找着也怵头。”王处长说:“唉,就是因分家不落实文件精神也不该停发你们的工资啊,咱武城县经济发展落后这是事实,可自岳书记去武城工作后,为武城做了一件大好事,根据武城实际情况已经于2004年把武城申报成欠发达县了,欠发达县国家是有经济补助的。胡锦涛同志执政后,很务实,讲究实事求是,提倡和谐社会,为了让经济困难地区的人民群众生活有保障,根据实际财政状况,申报欠发达县,对县财政入不敷出的部分国家已经承担起来,所以不该欠发你们的工资啊。”王处长一席话使我们为之一震,武城县委、政府为民众办了这么大的好事,可我们闻所未闻,压根就不知道。杨书记说:“王处长,咱县办成欠发达县后,国家补贴多少?怎么知道包涵我们的工资?”王处长说:“这个具体我还说不清,这样吧,你们到省财厅去咨询一下吧,我有个朋发在省财厅工作,是个处长,他对这项工作了解的非常详细。”说着王处长与贾处长通了电话。
我们到省财厅后,贾处长问我们为什么了解此事?杨书记说明了原委,贾处长说:“还有这事,你们武城县2004年申报欠发达县后,每年财政移付2760万。”杨书记问:“什么是财政移付?”贾处长说:“经过核实,你县年财政收支入不敷出部分在国税收入部分减除,这就叫财政移付,也就是国家财政通过对应收国税的减免,抵销县财政的亏空。”杨书记问:“包括我们的工资吗?”贾处长问:“你们是行政事业单位吗?”杨书记说:“是,我们是外科局。”说着话贾处长在电脑上调出资料说:“你们是不是武城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杨书记说:“是啊。”贾处长说:“申批欠发达县资料中有你们的名单,说明财政移付中包括你们的工资。”杨书记问:“有棉麻公司吗?”贾处长调了下电脑说:“有,你们物资、外贸、商业、粮食都有。”我们对贾处长为我们提供了真实资料表示感谢。我们向王处长打了电话,述说了我们所了解的详细情况,王处长听了后说:“省社向省委为下县争取了有力政策,你们又掌握了欠发达县的问题,回去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要求县领导解决问题了。”杨书记说;“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经过您告诉我们的这些详细情况,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王处长说:“你们别走了,中午回省社吧,我安排一下,招待招待武城老乡。”王处长的话汇集了上级领导的关爱,表露出对老乡的情感。杨书记的眼晴湿润了,对王处长说:“谢谢您,今天就不麻烦您了,我们回去了。”王处长说:“好,你们多保重。”人在最困难的境地受到的支持和关爱我们永世不忘。
走出省财厅,我们几个商量回去以后怎么办,杨书记说:“再去找邓书记呗。”我说:“回想上次我们找县委,和县委刘主任、于县长分别对待我们的态度和讲话,我认为县委和政府在处理我们的问题上是有分歧的,我们即然来到省城,还不如去省信访局反映下一情况,看信访局对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态度,是否受理。”大家工作了大半辈子,从未与省信访局打过交道,是否会象传说中的一样,越级上访会被扣留,然后交本县常驻省信访局的人给带回去,心中忐忑不安。但我们几个人统一了思想,就是被扣留,我们也要冒风险去光顾一下省府衙门。大家一致同意我的意见,驱车来到了省信访局。当走进信访局的大门时,我们心里好不是滋味,我们四人杨是县社党委书记;王是副经理;张是办公室主任;我是纪检干部。都是共产党员,受党培养多年的干部,而今天却走进省信访局反映县委的问题,这究竟是对还是错?困惑不解。
正是:
遇到凝难想亲人,
省社领导送爱心。
患难之时见真情,
柳岸花明又一村。
待续……
下节请看:省信访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