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三伏养生谈
作者/刘方法
三伏天空热浪高,
人身流汗感疲乏。
都知绿豆汤为佳,
除病清莲还降压。
山药健脾体不寒,
菜蔬羊肉猪鱼恰。
鸭鸡进补正逢时,
保养喝茶应慢呷。
2023~7~21

七绝·热在中伏(平水韵)
文/丁乃忠 淄博
树梢热哑响蝉音,
洞燥蒸蛙四腿沉。
犬吐舌根荫下喘,
人熬中伏更当心。
2023...07...21 中伏题

七绝.百年昙华林
曾凡华
古迹武昌文化根,
老街百载又逢春。
三山两水衔瑰宝,
螃蟹岬南昙显真。
注 :
1、三山为花园山、凤凰山和黄龙山。
2、两水为长江汉水。
2023. 7. 21.

仙 客 安 知 筑 路 艰
—— 云 童
神农架里非凡间,
绝壁野林处处险。
城市青年忽钻山,
深山日日吃住难。
包谷半子土豆蛋,
一日三餐难下咽。
塑布房子透风亮,
冷竹通铺挤一片。
白日劈山流血汗。
晚洗山涧沁骨寒,
十月大雪封了山
惊闻断粮号饥寒。
救急小队迷雪路,
挑夫闪身坠深渊。
......
长路玉带如龙盘,
游人指点好江山。
吃水不忘挖井人,
仙客安知筑路艰?
诗话成语融诗 4
~~~~~~~
成语融诗方法赏析:
二、诗话求新
七 绝
成语入诗典藉师
仙圣佛豪纵论之①
古今读者众相知。
续赓血脉长留意,
成语融诗典藉师。
注:①、仙,即诗仙李白,
圣,即诗圣杜甫,
佛,即诗佛王维,
豪,即诗豪韩愈。
~~~~~
例说成语融诗:
例一:
成语对举融诗。
最典型的是伟人毛泽东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颔联前四字“天翻地覆"对仗“虎踞龙盘”,成语相对,名词、动词、平仄工对。成语信手拈来,无雕琢痕迹,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无可阻挡!真是“慨而慷"!这篇划时代里程碑性的史诗,前无古人,影响深远,铭刻在人民骨子里。是学习成语融诗的首法。
例二:成语倒装融诗。
伟人毛泽东1950年10月,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中“一唱雄鸡天下白”句中,引用唐李贺《致酒行》诗中“雄鸡一声天下白”句中成语雄鸡一声",倒装“一唱雄鸡",还把“声”改为“唱”,融成语诗中,求变出新,意境独出,别具风气,为后人开一代新诗风。
在诗仙诗圣诗中,不乏其例。
例三:典故对仗成语。
诗仙李白《江上吟》中:
功名富贵若常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
对句反对出句,凸现出成成语“功名富贵”根本不可能长在,反对出新意,很有艺术感染力。深刻脑,反映了诗仙李白当时(26岁左右)的价值取向。
又如杜甫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就是对句中“百年多病"典故对仗出句成语“万里悲秋"成语。有人说“《登高》中没有一个成语入诗”。只要百度搜索,就明白无误地确认“万里悲秋”成语融诗。
在李杜律诗中,在一联中,典故对仗成语的,不胜枚举。
例四:成语化烂融诗。
诗圣杜甫,在《凤凰台》中:
恐有无母雏,
饥寒日啾啾。
诗中讲的是常见成语“凤领九雏。”烂化于出句和对句中,无痕迹。高手巧化!
例五:成语融诗增字法。
杜甫在《病柏》诗中引用:“丹凤领九雏。”四字成语前加“丹”字修饰,成五言诗句,四字成语融于五言诗中不留痕,妙法!
七 绝
守 正 求 新
成语融诗办法多,
名家典藉记心窝。
伟人李杜文章在,
守正求新奏凯歌。
2023年7月20日
请关注成语融诗例 六

江城子·母亲节悼母(苏轼体)
李明冰(内蒙)
哀思又漫野花丛。对烟空。沐天风。那必找寻、她在白云中。身故尘间过十载,幽草地,早无踪。
平凡日子尚兴隆。月薪供。酒颜红。唯恨寿期、不肯与山同。荒置老房犹健在,儿立业,我成翁。
注: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的母亲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