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的美离不开抚仙湖的清澈湖水和早晨日出临湖的美景。

早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漫步沙滩,游人如织,嬉闹期间。

走近湖边:老翁垂钓,紧盯鱼漂,喧闹与他无关,只与鱼儿交谈;孩儿戏水,仰泳狗刨,在浅水间,好羡慕童年。低头水里,水草轻悠,小鱼儿游动,真叫自然。

目光前移,水草深如灌木,水深至少五米,寻找大鱼不难。湖中小岛,名曰孤山岛:绿荫覆盖,错落楼台,甬道栏杆,游人遍山。因在岸边眺望,只瞅西岸,不知岛上风光有多优。

东方日头欲出:山尖似云似雾,层层叠叠,霞光射出,道道银光,由天空洒向湖面。

银线与湖面相连,一道红线,由窄变宽,霎时金光闪闪,如珍珠坠玉盘,弹落期间,好大一片,此景仙境才有这般。金盘冉冉,慢慢高悬,如少女含羞,琵琶遮面,渐离山颠。

日出泰山还是黄山,观后眼福不浅,心境肃然,是平看。而抚仙湖日出,是从山巅婉转,又有甘露相伴,水山之间,属仰观。

有诗为证:【抚仙湖日出】日照湖面红一线,银丝万道波光滟。渔人摇橹不扬帆,仙境瑶池疑在滇。

来到云南,除了去西双版纳、大理、丽江外,在昆明城边不远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那就是位于澄江县城的抚仙湖,抚仙湖,那是昆明人夏季最爱去的地方,她是全中国排名第二深的淡水湖,她的蓄水量是昆明滇池和大理洱海两个湖的蓄水量加起来的两倍。

抚仙湖,这个名字的来源据说是湖中有一座“尖山”,平地拔起,状如玉笋,直插云天,又宛如高大的仙人立于湖岸,伸手抚摸莹碧的湖水,故名“抚仙湖”,而“玉笋晴岚”也成为旧时云南的胜景之一。

在盛夏时节,爱玩又喜欢戏水的昆明人,要么一家人,要么三、五好友相邀,开着车就直奔抚仙湖,车子在高速公路上疾奔,而坐在车子上的游人的心却早已飞到了澄江抚仙湖那碧海蓝天之中了。

近了近了,掠过道路两旁的树木,远远地就看到前面的抚仙湖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横亘在眼前,澄碧的水面上反射出晶晶点点的亮光,照得水岸边的柳树在风中婀娜起舞。

美丽的抚仙湖,你就是澄江人民的母亲河,你有着博大的胸怀,美丽的容颜和善良的天性,你日日用自己的***汁哺育澄江人民,你的美丽是旷世容颜的美丽,你的胸怀是博大宽广的胸怀,你的善良是无可比拟的善良,只愿你能天天在蓝天白云的照耀先展露笑容,舒展舞姿,在风平浪静中让澄江人民在抚仙湖休养生息,繁育后代。

抚仙湖是淡水湖泊。湖水呈蓝绿色,透明度一般4至5米,有的甚至可达7至8米。因此,抚仙湖的湖水清澈而透明。明末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先这样写道抚仙湖:“滇山唯多土,故多涌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

抚仙湖因为水域宽阔、生态极佳,拥有极为丰富的渔产。

湖内出产20多种经济鱼类,其中尤以抗浪鱼最具盛名,它也是抚仙湖的名贵特产。鲶鱼、青鱼、草鱼、虹鳟、金鳟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渔产的个头都很大,小的有手前臂那麽大,大的足足有一米多长。抚仙湖的渔产销往云南全省,顾客只要一听是抚仙湖的鱼都会争先恐后的购买,可想而知这里渔产的味美程度了。

抚仙湖常年水温稳定,是极好的游泳地。特别是北部一带,近岸200米左右,水深仅仅有1至3米,湖水晶莹透亮,湖底细沙一直伸延至湖岸数米,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这里游泳。目前对抚仙湖的保护不准游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