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自《文化产业》融媒体“艺术草堂”
艺术家简介

赵建功,别署二独堂。男,1956年生,祖籍山西河津,现居太原。编审,书法家。历任《语文教学通讯》编辑、《中学生文学》主编、语文报社副社长等职。
学书半个多世纪,从颜体入门,渐及“二王”、魏碑、汉隶、秦篆等。作品真、草、隶、篆诸体兼长,近年来悉心钻研,将小篆、金文、甲骨文诸体融会贯通,书风雄强老辣,厚重典雅,格调高古,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
多次参加省级和全国性展览并有获奖。作品被《语文报》《青少年日记》《名家名作》《山西文学》《名作欣赏》《中小学书法教学联盟》《中国邮政》《文化产业》《映像》《山西画报》《记者观察》《国粹艺术名家》《新华网》《人民网》《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搜狐》《知乎》《都市头条》《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刊发介绍。
作品欣赏

复兴之路

大千世界
“文气”,是艺术创作尤其是书画创作难能可贵的一个品质。它看似雾里看花虚无缥缈,实则又可以令人分明、真切、强烈地感受到。
品味赵建功书法的“文气”,我们首先应注意到他书法的文字内容。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文辞美”和“形式美”缺一不可。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赵建功既追求文字内容的典雅、文雅,又习惯从文字学、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视角反复审读,力求选定的文辞意境与书作的形式、自我想表达的情感达成最佳的统一。
“不俗”“不熟”,这是赵建功选择文辞的两个基本标准。以《名作欣赏·独往独来》别册里他的六十多幅书作为例。同样是选择词语,这里没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惠风和畅”这些不少书家笔下的“老客户”,有的是“坐拥琴书”“视远惟明”“逸兴”“觉悟”“能藏拙”“平常心”等等或文气氤氲、或大俗而雅的词语。

见善则迁

秀挹商峰
同样是抄诗,赵建功选的是李白的《赠孟浩然》、《诗经·邺风·简兮》、曹操的《龟虽寿》、姚勉的《赠李枢干三首(其一)》、弘仁的《题吴中山水图》这些多数书法家笔下比较陌生的“面孔”。
许多书法家手边都有《书家题词用语大全》之类的工具书,赵建功也有一本,但学养深厚的他基本不用,更不会像有的书法家走哪带哪,需要题词时就掏出来随翻随抄。有一次,赵建功答应给造访的一位年轻朋友题字,略一思索,他就脱口而出,写“志以道宁”四个字吧。他紧接着解释,此语出自《尚书》,意思是说树立志向要合乎道,内心才能安宁,希望你们年轻人树大志,走大道。话音一落,这位朋友和在场的众人一起叫好。
品味赵建功书法的“文气”,我们需要重点体察在实践层面,他是怎么运用自己精熟的技法的,又是在什么状态下创作出一幅幅作品的。因为,书法虽然以文字内容为前提,但本质上还是一种造型艺术,既然是造型,技法和过程显然尤为关键和重要。

宁武关

晴雪斋
“雅化”技法,以保证书法作品的温文尔雅,赵建功在“尚古守正”“求新求变”“融情入技”三个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尚古守正”。赵建功少时习颜楷,后来广临汉隶、二王、魏碑,再后来又上溯商周的甲骨文、金文,纵向的一脉相承和横向的“兼美兼得”,使他的书风始终保持着气象宏阔、格调典雅、意趣盎然的特征。熟悉赵建功的人都知道,他喜欢并擅长中锋用笔。由于功底深、法度严,即使是行草书偶有纤细的笔道,他也能写得力贯始终,匀实肃穆,耐人琢磨。
“求新求变”。赵建功不趋时,不趋同,师古尚古但绝不泥古。他的创作信条就是“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今人,不重复自己”。以笔法为例,他从颜楷起家,但慢慢避开世人学习颜楷死守法度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做法,以颜楷为底色,熔铸汉隶、北碑于一炉,逐步形成了自己古拙、浑厚、大气,骨挺筋健而又绝不古板僵化的独特风格。以结体为例,开始钻研上古大篆书体之后,赵建功能入古也能出古,不少作品的结体明显带有现代审美色彩,透出一种别样的意趣,新颖而不狂怪,变形又合法度。

《 临江仙·柳絮 》
“融情入技”。赵建功为人谦和,他从来没有公开批评过,但真心看不惯当今书坛上流行的重形式、玩设计、扭捏做作的作品,看不起那些浅薄的、散发着“匠气”的技术字和技巧字。为了保证自己书法的格调,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赵建功习惯于将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投入到作品创作中。他的书法受观者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在于作品富有思想性和情感内涵。“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对联作品,是赵建功2021年给介休市图书馆的题词。该作文辞典雅,与图书馆的主体极为相称,书法上方笔纵横,开张大气,敦厚肃穆,感情充沛,是他近年来非常成功的书作之一。
品味赵建功书法的“文气”,我们也不能忽视他求学、工作和学书的历程。
赵建功幼承庭训,从颜楷发蒙,少年、青年求学时,一路都是同窗眼中的“学霸”“才子”。大学期间,他培养了关于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的阅读爱好,至今不渝。大学尚未毕业,他就参与筹办《语文教学通讯》,后来又以班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陶本一先生“钦定”留校,成为语文报社的一员。他在语文报社这个文化企业工作了38年,当编辑,做主编,任副社长,直至退休。

藏 真
在工作中,他还先后与卫俊秀、徐文达、王朝瑞、田树苌、柴建国等书法名家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这些书家对赵建功在书法创作和学养提高方面,都给予了许多可贵的指导。近年来,他在文史哲方面的用功更勤了,与同道友朋畅谈,不时有新的读书体会发表,常语惊四座。他还好交友,喜游历,不论外出访学,居家待友,不论品茶饮酒,行止谈吐,都带着一股仿佛与生俱来的“侠气”,以至于有论者戏称其为“最不像文人的文人”。
青少年时学业成绩优异,参加工作后事业有建树,生活上还算宽裕。书法之于赵建功,纯属兴趣,他只求在自我得到精神满足的同时,能给观者带来一些愉悦,仅此而已。赵建功就是这样一个“书法素人”,一位书法艺术真诚、单纯的追慕者。他不是一个职业书法家,特立独行,不属于任何级别的任何书法组织,所以少了许多无谓的干扰和羁绊;他也不是什么书法生意人,不标价鬻字,不开班课徒,无需为润格、学费之类去锱铢必较。
这些经历,必然深刻地影响赵建功的书法行为和审美追求,提升他作品的格调与境界,并最终使他的书法形成文气馥郁、古雅醇正、气象正大等深受大家喜爱的美学特征。
(文/梁 地)
楷书作品

屈原《远游》节录

屈原《九歌·国殇》

《庄子·大宗师》节录

《诗经·召南·殷其雷》

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刘禹锡《望洞庭》

贝翱《吴门会故人楼文渊》句
行草作品

张籍《秋思》

郑思肖《画菊》

周敬飞《新春抒怀》

宋湘题昆明大观楼联:
千秋怀抱三杯酒
万里云山一水楼

古诗集联:
春满壶中留客醉
近水楼台先得月

李华《春行即兴》句: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贯休《献钱尚父》句: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十四州
隶书作品

寒 香

荡思八荒
神游万古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赵建功题李文锦摄影:
一湾碧水半轮月
十分绿色五粒风

黄镇成《游峨》句:
茶鼎夜烹千古雪
花影晨动九天风

披书留雪苑
载策上云门

仁声被八表
妙花开六尘
篆书作品

《诗经·卫风·淇奥》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屈原《九章·橘颂》句: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古联:
安得天下尽无事
且向林泉乐考盘

王镃《游仙词其一》句:
惟有栾巴来得晚
满身犹带酒痕香

壮心未与年俱老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经·大雅·荡》句: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花 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