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灾思亲人
文/侯皓然

今年的七月二十八日,是妈妈等六位亲人离开我们四十七周年的日子。
光阴似箭,岁月飞逝,转眼唐山大地震四十七年过去了。
这麽多年,每当这一天的时候,我的心情总是那么沉重 和伤感。
每年的这一天,我总会来到唐山地震纪念墙广场为妈妈等六位亲人敬献鲜花。
在那里,我轻轻的告诉妈妈和亲人:那个世界里没有地震,愿妈妈等六位亲人吉祥平安。

每当这天我总会不时的想起妈妈。想起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

妈妈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贤淑的女人,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妈妈真的很苦,一九二四年一月三十日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河北省滦县北小寨村)十八岁就和父亲结了婚。
婚后,妈妈养育我们五子二女 ,可以说呕心沥血,百倍艰辛。
爸爸是一位开滦煤矿的井下工人。妈妈 总是千方百计的照顾爸爸,让他吃好,休息好上班安全回家。
我记得小时候爸爸上两点班,总是半夜十二点左右回家,妈妈总是提前准备好 香喷喷的饭菜,用酒壶把酒烫好,等着爸爸回来,爸爸吃饭忒热闹,吃的真香。有时候我们半夜醒了爬起来,也偶尔分享几口,真的好香啊!
我想:母爱,是世界上最深刻,最质朴,最伟大的爱。正如有人说,世界上唯一没有被污染的爱 ———那便是母爱。
每一个妈妈为了自己的儿女,可以牺牲一切,乃至生命,生命不息,疼爱不止,生命不息,惦念无休。
我们哥五个姐两个 ,各个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妈妈疼爱我们,总是教育我们无论在家在外做人就要善良,做好事,做个老实人,总会有善报。
俗话说:自古思母而有泪,不及母思儿泪多。妈妈的儿女,各个他都心疼 。
二哥学医,大学毕业后实习 在外地,那年那里发大水,妈妈如坐针毡,坐立不安,总是惦记哥哥是否安全,直到哥哥来了信才安了心。真是,母苦儿未见,儿苦母不安,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一九六零年由于生活困难,父亲退休,我被迫辍学上班,(十五岁)那时我是家中唯一有工资的人。
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那时我正年轻参加运动有时回家很晚,妈妈是那么不放心,总是倚门相望,盼儿早归 。
四弟参了军,妈妈真高兴,敲锣打鼓送喜报,军属光荣。妈妈还是唠叨,部队是好,锻炼人 ,但部队也很艰苦哇。好在四弟经常来信,妈妈才放心。
五弟是妈妈的老儿子,按理说应该娇惯至极,可是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十几岁就为家庭做贡献,妈妈总是心疼地说,老儿子在外边干活累,一定要吃饱肚子才有劲。
大妹妹凭借自己的努力,做了一名护士,妈妈很欣慰,总是告诉他穿白大褂就是要处处为病人着想,为患者服务。
老妹妹是妈妈最后的一个女儿,一九六零年生,那时正是国家的困难时期。
吃不饱饭的妈妈,还要照顾好爸爸和几个孩子,哪里有那么多奶水喂养他唯一最小的女儿呀(那时奶粉很难买到)奶少就用米糊代替,妈妈咬紧牙关,顶着困难,艰辛的拉扯着他唯一最小的女儿慢慢长大。
母亲真的很难,正是,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总是干在前,吃在后,总是让爸爸和孩子们吃好,他最后吃点剩的。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惦记着我们,似乎没有睡过多少安稳觉,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是一个很巧的女人,做饭饭香,做衣衣美,全家人乃至邻里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缝制。
妈妈终日奔忙,洗做补缝,寒暑不分,淑德善良,桑梓有闻,妈妈真是世上最好最好的妈妈。
古人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我爱妈妈,正是:
慈母万滴血,养儿一条命,尽管千般孝,难报慈母恩。
母恩似海。
可是万万不料,亲爱的妈妈6位亲人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不幸罹难,愿亲爱的妈妈6位亲人安息吧。

附:
六位亲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遇难
震灾题诗六首
七绝·震灾题慈母
山摇地动飞横祸,遍野哀嚎骨似堆。
慈母遇难疑是梦,怜儿肠断痛声悲。
七绝·震灾题嫂子
平生洁净人娴静,融贯家庭尽乐情,
大祸招魂魂不死,思夫护子目难瞑。
七绝·震灾题妹妹
平生爽朗人聪颖,沟壑艰难泰若情,
方起炊烟横祸落,夫思亲悼泣声同。
七绝·震灾题侄女
风华正茂小侄萍,上进争强众赞精,
可恨天灾躯命早,亲人思念尽悲情。
七绝·震灾题侄子
稚子活泼年岁小,聪明可爱令人骄,
忽遭地震身先逝,地痛人悲泪难消。
七绝·震灾题外孙女
幼小谁怜两岁童?天塌地陷命丧生,
遮眸惨景不能睹,母护儿身瓦砾中。
初稿于2020年7月28日,
第1次修改稿,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