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走近苗族之四
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中,苗族是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民族。在云南省众多的民族中,苗族并不是最大的少数民族,但他们勤劳朴实、开朗大方和热情好客,深深地感染着我。
为了更好更多地了解关于苗族的相关情况,在昆明市的访问中,我特意从几位少数民族导游中,选择了一位苗族女导游。于是,由这位女导游当向导,我走进了一个苗族人家,走访了这家的主人,主人热情地向我讲述了关于苗族的礼仪、婚俗、节日等风土人情。
一、奇特的婚俗
(二)
走进苗族的村寨,
我似乎感到有些奇怪,
又仿佛说不明道不白。
但绝对没有什么不愉快,
只是他们的婚俗很奇特,
着实让我感到很是“来派"。
苗族青年做事侃快,
个个能歌善舞,
还有些激情澎湃;
相识者谈,
陌生者也不见外;
会期、节日见怪不怪,
谈情说爱用歌代。
沟通情感似乎有些意外,
方法简单却有助谈情说爱;
互赠信物拒彩礼,
反对包办体现真爱;
相爱如雪情满苗寨,
文明之花永开不败。
说怪也算怪,
哭嫁习俗延续至现在。
婚前一个月开外,
新娘差点没“哭坏”。
未婚姑娘要陪哭,
其实哭嫁只是用歌儿代。
说怪也真怪,
迎亲队伍到新娘家寨外,
鸣放鞭炮,
来接新爱;
新娘却紧闭大门,
坚决不出寨;
好话说尽,
也不迎出门外。
说怪就是怪,
大摆一顿酒席宴菜,
未婚前姑娘要把迎亲客人灌醉,
否则就算失败;
还借机向人脸上抹锅底黑,
如此才显得“有派”;
还用豆渣围攻娶亲人,
说这样才叫“帅”;
越打越亲越打越发,
其实也不怪;
却弄得娶亲人哭笑不得,
甚至拿不住碗筷。
说怪实在是怪,
结婚日新娘做法令人“意料之外”:
非要“送亲大哥”背着出门,
习俗难更改;
在花轿中抬至男方家门外,
再由“娶亲大哥”背新娘进入男方家,
新郎新娘行礼拜堂,
不再出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