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李贯天下,轩逸案牍情 876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江河哮川原
君道自凛然
夕阳依山尽
鹜翔云外天
暮气罩龙潭
春秋若等闲
十载无人问
名就一日间
一霁轻雷惊
梅香苦寒生
桃李贯天下
轩逸案书情
孟子曰:“人人皆可为尧舜”。文浅道深,拨云见日,凡圣之别唯在其心,凡者心系尘杂私欲,唯我独尊,圣者心融丘壑,天下大公。凡人皆有喜怒悲思恐忧惊七情,皆有色声香味触五欲,囿于情欲则为凡,不为情欲羁绊则为圣。情由心生,心与性联,故养性舒情就是修心,历经人间沧桑不失大义就是修道。欲由心生,身与私连,故而少私寡欲就是修身。历经长期修炼以致超越欲情生死之羁绊,以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状态,以道家之心出世,无为而无所不为,以儒家之身入世,有为而有所不为。

《说文解字》言“修”之本义就是以修饰而使其完美,修身就是掌控己之欲望,修心就是掌控己之性情,皆使人走向完美,而完美的人生当为在自然规律束缚下去逍遥地生活,超越情与欲之覇绊即为人间活神仙。而《大学》中所表达的修炼順序是让人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以及到平天下,由理论认识通达社会实践。前为修道修心修身,从到立志、立业、立德、立功、立人、立家、立国到立天下太平的过程,这也应对了《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先以思想出世,然后行为入世。
由此大观,出世无为修炼与世人修心养性并无大别,皆是以超越物欲由人间唯我独尊之“小我”化作天人合一之“大我”作为基本课程,所以中国传统之儒道思想,非常人性,并非让人拒绝欲望,拒绝情志,而是人情物欲掌控于心,有所为也有所不为,无为又而无所不为。其实《大学》言之“知止”,就是让人明白自己一生的欲望边界应在何处,思想通达则践如洞火,修身与修心,修道与修性,修己与化人,自觉与觉人,天下之修实为一修,没有轩轾伯仲之别。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