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作战时的一八一团政治处付主任郭建民,入滇初期是一八一团代主任。因为当时团里编制没有付政委,我和赵团长商量让时任一八一团政治处主任的杨忠敏暂时后留,待留守工作理顺后再到云南来。那时候我们最怕“后院失火”,部队干部的家属和孩子留在天水,他们发生了问题势必影响参战官兵的士气。这样,团里参战的政工领导干部只有我这个政委带了一个政治处付主任。郭建民因表现优异,在职务上进步比较快,那时候政治处编制三个股还有两个付营职干事,保卫干事和群联干事可以配备付营职务,和三个股长同级。宣传股长宁屯业,组织股长阎敬元,干部股长穆正烈,付营职保卫干事王铁练,付营职群工干事刘建设,清一色的75年兵,和郭建民付主任是同年入伍的兵。部队中有个很有趣的现象,老兵领导新兵没问题,新兵领导老兵通常也没问题,老兵可能不服气新兵,但怕被人戴上骄傲自满的帽子,也能服从新兵领导。唯独同年兵领导同年兵比较难办。我也曾担心郭建民处理不好和这五个同年兵下属的关系,没想到郭建民把政治处领导的很好,开创了很多政治工作经验,五个同年兵下级都很支持郭付主任工作,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几个现在都还是好朋友。
参战回来后,杨忠敏主任升任炮兵团政委,郭建民接任一八一团政治处主任。我到61师任付政委,郭任61师宣传科科长,那时候师里编制只有一个付政委,师长常万全,师政委张海阳对我很信任,我处在政治工作第一线,经常性思想工作归宣传科管,师长政委对两个经常性工作很关注,我与宣传科的接触比较多。宣传科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在郭建民当科长的那几年,宣传科的干事中出了三个將军和一个技术付军,被大家称为“將军科”,郭建民本人没有当上將军,但却培养了多个將军。从某种意义上讲,伯乐比千里马更有价值。之后,郭建民升任装甲12师炮兵团政委、47团政委,在担任团政委期间屡创先进,曾经在兰州军区介绍过如何当好团党委书记的经验。之后,升任装甲12师政治部主任、付政委、61师付政委,兰后28分部付政委、咸阳军分区政委、宝鸡军分区政委直至退休。一个参过战,任职经历丰富,政绩优异的政工干部,也被挡在了將军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