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白山思无限 滔滔江水歌不断
-------歌剧《杨靖宇》的艺术内涵
文/李树生
诵读/张国民
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站在巍峨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脚下,阅读毛泽东主席手书碑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周恩来总理录写的: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述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看着八座浮雕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画面,心中汹涌澎湃,浮想联翩,眼前闪烁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幸福,勇赴国难,壮志未酬身先死的豪迈气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能自已。作为一个生活在冰火两重天的东北人,凝视着浮雕,看着波澜壮阔的场面,一个英雄的形象,从脑海中涌现出来,由远及近,不断清晰,他就是中华民族一个举世皆知的抗日英雄,一代抗日名将杨靖宇,他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书写了为国死,为民死,精神不死。其节长,其名长,豪气长存的壮丽诗篇。
当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翻开闪烁着红色墨汁的书卷,我们发现他在一生短短的岁月中,不仅仅在东北铸就了抗联的丰碑,而且还在诸多领域广有建树。他既是精忠报国的典范,也是业高为行,纵横椑阖不负众望的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缔造者,他还是游击战争实践的先驱者,民族统一战线的引领者,武装创建农工政权的先行者。红军鄂豫皖根据地的奠基者,白区地下组织建设的践行者,一生功崇惟志,光照日月,他勇赴国难,坚定不移失之不渝的信念,表达的是不忘初心对党忠诚,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到底,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拼至最后一人,为我们树立了国魂,党魂,军魂,民族魂的不朽丰碑。
我们敬仰英雄,崇尚英雄,讴歌杨靖宇英雄事迹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纪念文章、故事、感想、诗歌,人们表达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探索弘扬他矢志不渝勇毅前行的精神源泉,而知名作家姚绿野老前辈的十幕歌剧《杨靖宇》,独树一帜,匠心独运,不仅从思想上彰显了杨靖宇血荐轩辕,不畏艰苦,舍生忘死,御晦殉国的崇高精神,而且艺术的再现了在日寇入侵,国难当头,民族危亡时,他领导的抗日联军与敌殊死鏖战。牵制日军关东军不能入关南下,有力的配合了全国的抗战,他站在保卫祖国最前沿的阵地上,以棉絮蒿草为食,与暴风寒雪作伴,在敌人疯狂围剿,部队供给极端困难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挑战人类生存极限,战至最后一人血洒疆场。看罢不仅潸然泪下,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平静。
一部伟大的作品,不仅仅要靠力量来完成。更要靠努力坚持去续航,姚绿野前辈生活的时代,国家困难,家庭困难,但前辈克服了这些困难,用饱含深情的笔触,采取歌剧这种形式,艺术的再现了东北抗日联军的顽强拼搏,对生命的礼赞和对抗日救国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追求。是我们了解东北抗联,了解英雄杨靖宇,研究东北抗联的最好的解读。把感人的事迹连缀起来。加深了人们对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的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对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铭记靖宇精神,谱写时代华章,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今天我们研究抗联史的队伍里青黄不接,歌剧杨靖宇的贡献,对抗联的渊源特征的提炼概括,对研究与传承抗联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彭真说,中国革命有三大艰苦斗争,一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二是南方八省的抗日游击战争,三是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作为三大艰苦斗争的东北抗日联军,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七八十万的侵华日军。消灭了十八万多侵华日军。
姚绿野老前辈把杨靖宇的抗联事迹,用歌剧独特的语言深情的作了表达,阅读和欣赏之后,心灵再一次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净化:
一个国家要有魂 ,《杨靖宇》艺术的展现就是国魂、党魂、军魂、民族魂,要有神,国家、民族、军队,神是第一位的,惊天动地精气神,要有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得有人去鼓与呼,去谱写,去传唱,去播讲,才能发扬光大,方得始终,要有根,根植于沃土,以人民为根,以英雄为根,就会汇成一曲正气的颂歌。
人民英雄杨靖宇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
李树生,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髙级政工师,人民监督员、扬州大学法学院和城管学院研究员。曾任吉林省法制研究所所长,在政府法制部门从事行政立法、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行政指导工作。
多年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依法治省、法治政府及政府法制研究。
是省公安厅、农业农村厅、应急管理厅、住建厅等专家库成员。与省内市(州)、县(市、区)、省直机关部门培训行政执法人员及涉法工作人员多人次。主要讲授: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及政府法制建设、行政执法、政府的层级、秩序与活力等,近年来,涉及研究领域还有抗日英雄杨靖宇的英雄事迹(理想信念、工作生活轨迹、抗联对中国三大艰苦斗争的影响力)等方面的内容。
曾撰写法治政府、政府法制建设方面的文稿多篇,红色文化遗产《凝聚笔端的深情”(歌剧扬靖宇读后感)》等
联系人电话:17743426613

朗读者简介:
张国民,笔名:轩瑞。高级企业培训师。现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吉林市语言艺术学会副秘书长,吉林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吉林市互联网语言艺术行业协会会长,吉林省非物质文化辉发满族剪纸策划人。2017年在吉林省第三届诗文朗诵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及最佳朗诵者。

歌剧《杨靖宇》作者简介:
姚绿野、1933年一1981年,中国共产党员、著名诗人、剧作家,著有诗集《故乡诗草》、歌剧《愤怒的贤良江》1964年创作抗美援越体裁。
歌剧《梅河两岸》1965年创作。
歌剧《杨靖宇》1977年至1979年创作,在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工作多年,后任吉林省歌舞剧院编剧、《蔘花》文艺月刊副主编。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