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木秉凤诗文选 876
桃李贯天下,轩逸案牍情

江河哮川原
君道自凛然
夕阳依山尽
鹜翔云外天
暮气罩龙潭
春秋若等闲
十载无人问
名就一日间
一霁轻雷惊
梅香苦寒生
桃李贯天下
轩逸案书情
孟子曰:“人人皆可为尧舜”。文浅道深,拨云见日,凡圣之别唯在其心,凡者心系尘杂私欲,唯我独尊,圣者心融丘壑,天下大公。凡人皆有喜怒悲思恐忧惊七情,皆有色声香味触五欲,囿于情欲则为凡,不为情欲羁绊则为圣。情由心生,心与性联,故养性舒情就是修心,历经人间沧桑不失大义就是修道。欲由心生,身与私连,故而少私寡欲就是修身。历经长期修炼以致超越欲情生死之羁绊,以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状态,以道家之心出世,无为而无所不为,以儒家之身入世,有为而有所不为。
《说文解字》言“修”之本义就是以修饰而使其完美,修身就是掌控己之欲望,修心就是掌控己之性情,皆使人走向完美,而完美的人生当为在自然规律束缚下去逍遥地生活,超越情与欲之覇绊即为人间活神仙。而《大学》中所表达的修炼順序是让人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以及到平天下,由理论认识通达社会实践。前为修道修心修身,从到立志、立业、立德、立功、立人、立家、立国到立天下太平的过程,这也应对了《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先以思想出世,然后行为入世。
由此大观,出世无为修炼与世人修心养性并无大别,皆是以超越物欲由人间唯我独尊之“小我”化作天人合一之“大我”作为基本课程,所以中国传统之儒道思想,非常人性,并非让人拒绝欲望,拒绝情志,而是人情物欲掌控于心,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又而无所不为。其实《大学》言之“知止”,就是让人明白自己一生的欲望边界应在何处,思想通达则践如洞火,修身与修心,修道与修性,修己与化人,自觉与觉人,天下之修实为一修,没有轩轾伯仲之别。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