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 骊 山
惠建武
东望骊山,西依灞河,这儿是我美丽的家园。闲暇之余常和家人朋友,登骊山游玩。每年柿红石榴成熟的季节,也就是国庆节前后,必去登骊山——一是趁秋高气爽登山赏景;再就是山上石榴柿子正当季,可以一饱口福。
今年中秋节前就计划此事,直到昨天才得以实现。 吃罢早饭,做完核检,驱车前往。天高云淡,空气清新,从灞河东路左拐上秦汉大道,壮丽翠秀的骊山就清晰地横卧在眼前。据说因为它形似一匹纯黑色的骏马,这里西周时也为骊戎之地,故称为骊山。灞河东岸,地近骊山,短距行车,登山游玩,何不乐乎?
人悦时间短,转眼行车十几分钟,远见山顶还是郁郁葱葱,虽然秋分已至。烽火台依稀可见,立于山巅,时刻提醒人们谨记西周幽王与褒姒在这儿上演了的一幕闹剧“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烽火台下不远处一片苍绿中露出的琉璃红瓦建筑一定是老母殿了,是专为传说中“炼石补天”的女娲娘娘所修建。此时的自己也思绪泛滥,华清宫,盛唐时期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段凄美悱恻的爱情故事。还有威震天下、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也选择把自己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留下了震惊世界、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三易其名的“兵谏厅”,内有石碑上刻述了“西安事变”的略过程。帝王游兴之地,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这些已如数家珍,耳熟能详。登山运动,赏景怡情,幽幽小径是首选,所以也就不再走固定旅游路线。
轻车熟路,脱离主干道,右转弯向南,一路上坡,开进山脚下的凤王沟村。大槐树下老地方停车,还没等出车门,朋友老哥就走了过来热情招呼道:“来了!”这几年总是在他家购买石榴,并会拿出大大的红红的,裂开嘴笑的招待我,已成为老熟人。“还有些天石榴才开园。但也别丧气,山上的火晶柿子成熟了”,老哥先抑后扬地说道。且自愿做向导,带我们上山摘柿子。抬头望去,大片大片的石榴园就在眼前。近观满树套袋石榴,黄色外皮,朝阳处已显羞红,一个个安然挂于树上,还在充分吸收着雨露和阳光。今年雨水多天气凉,没记错的话去年这个时候石榴应该已开园。临潼石榴近年来声名远扬,特别是山上的石榴,像武夷山上的岩茶一样,也讲区域。已经有专门的组织,且各种成分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方可开园。虽有千家万户种植,但大家一条心,为保证质量,未到开园日,绝不采摘。熟人老哥伴着我沿着低洼不平的坡道一路前行,一路聊个不停。行于硕果飘香的石榴园间,不能购买石榴的失望已飘之九霄,登山欣赏石榴园美景的欢喜却涌上心头,表于颜面。老哥边走边介绍:临潼石榴本来就以果大皮薄,色美味甜,汁多渣少的特点而居国内石榴之冠,加上近几年网络平台的推广,现已名声享誉世界。
自己也一边登山一边听,一边听来一边想:骊山遍布石榴园,面积广,产量大,品质高,五月榴花似火,美丽富贵,兴盛红火,生机盎然。白居易诗曰“花中此物似西施”,也给了石榴花很高的评价。综上所述,石榴花怎能不被定为西安市的市花呢?这样的“盛世之花”,西安市奥体中心新建的主场馆外形怎能不取她的形态呢?由此可见临潼石榴不光是果中之珍品,它的花也是西安的一张靓丽名片。心里还想到,以后每年五月份再增加一次登山,一睹满山榴花似火的壮美景观。
思绪飘荡,眼也未闲,在寻觅骊山之上的一种野花——黄菊花。前几年一次登山途中的偶遇,使我彻底喜欢上了它。它不是到处都有,小道边,坡坎上,偶尔一丛丛,一簇簇,一小片的。看,石头窝中的那一小片金黄,开得那么鲜艳,开得那么旺盛,便是野菊花了。走近弯腰仔细观,金黄色的花,单层花瓣,花不大,二分硬币那么大,淡雅无奇,但却那么耐看。掏出手机,多角度去定格它的美颜。虽然年年都相见,但每年的意义都不一样,都会增添更丰富的魅力和独特感。
菊花,秋天花中之王,花形颜色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家附近的爱菊粮油年年菊展,引得八方来客,前来参观,自己也年年去看。品种繁多,颜色非常,特别是多彩菊,增加了自己的见识,惊叹科技的创新。但骊山之野黄菊不同于它们,不选择地势,不选择土壤,它就很美,美的自然,美的朴实,是一种野性的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喜欢这种简单的小野黄菊花?妻子开玩笑说:“你就喜欢野花!”是的,确切地说,自己就是喜欢骊山上的野菊花,今天登山目的之一就为一睹它的“芳颜”。人到中年,也像这野菊花一样,无论处在哪里,都要自由随性,蓬勃向上,淡然迎接风刀霜剑,开出灿烂之花。
“看,那一树柿子”,老哥抬头并用手指到。自己这时已是满头大汗。临潼不光石榴有名,火晶柿子也是名扬四海。这可不是虚名,是名副其实的。最初自己也不信。以前只是吃过陕南商县秦岭山中产的柿子,现在关中地区,特别是灞渭三角洲各村各户田间地头,街道两旁柿子树随处可见,一到十月金秋,满树柿红耀眼。成熟时,朋友送,邻居端,吃不完。忘记了是那年登了骊山,摘了几袋火晶柿子,放于瓢窗石台上,软一个吃一个,软两个吃一对,真有一口气吃十几个的时候。可见味道的确不一般。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把其他柿子比得不能入口。再者,熟人老哥介绍,山上的柿子,特别是稍高处的,主家忙于石榴,不去管理,采摘、运输嫌麻烦。得知此情况,每年秋天自己都要上山采摘。真是“做贼离不了底线”。
只缘身在此山中,柿树虽多,多不过人们栽植的石榴树。山上柿树是自生自长的,行于山间小道,偶尔才会碰到一棵几棵。满树黄柿在枝头,到了树下,手未动,鸟生鸣,灰喜鹊,喳喳叫,知道要抢它们的食物。山上的柿子是鸟儿的美餐,保护自己的领地,理所当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又是地球的主宰者,你们再叫又有何用?枝头够不着的会留给你们。这样一想也就全然不顾它们一声紧过一声的鸣叫。
山上柿树,枝干粗壮,不知生长了多少年,再加上坡势地形,有些地方采摘还是比较方便的。粗大的枝干横卧于地面,不需攀缘,不需钩弯,有的还要蹲着才方便摘采。柿子结得相当繁,两大袋不一会儿就装满。下山路还有几百米,路陡且蜿蜒,考虑到负重,也就不能心太贪,收手,满满的收获,窃喜于心间。
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余晖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此时的自己心旷神怡,烦恼皆忘,喜气洋洋也!朋友们,有空也来吧!
作者简介:惠建武,70后,西安市港务区人。《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喜欢运动旅行,闲暇时也爱好读书写点随笔。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