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的黄昏
文║夏牧
阳光在西倾,光白变得微黄。夕阳渐行渐下时,黄昏的意境开始现显。沙漠本来就是黄色的,夕阳光辉更添一抹橙色。
到底是夕阳染黄了沙海,还是沙海浸染了夕阳?同行的有诗人,问话也富诗意。但我们都笑而不答,只是脚下生风一样向古老的传承走去,只为一睹神话般的存在。
下午六点的光景,我们走进敦煌之南五公里处的那方目的地,走进沙丘之下的月牙泉风景区。此处沙漠仿佛贝多芬琴键弹出的英雄交响旋律,起伏于波澜一样的壮阔,而月牙泉就静卧在旋律般的沙丘间。
环顾月牙泉,三面沙丘一面平坦,仿佛龙椅环抱一般呵护这月泉天使。站在沙丘之上俯瞰月牙泉,那状态与三面沙丘所形成的地势相吻合,说天合之作或许更恰切。

每一种遇见是偶然,也是必然。走进月牙泉也是一种偶然,但又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必然。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本来到过长城嘉峪关便准备折回兰州,然后去梦回几度的山丹军马场,因为表哥曾下放军马场两三年。但好客的诗友说,不到月牙泉,便等于白来了嘉峪关,于是更改行程顺游了月牙泉。
出租车司机说,朝霞辉映月牙泉上绝对的美,而黄昏意境下的月牙泉更有别样的妙趣,况可在月光下听大漠风鸣,看苍穹空灵,体味“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那份苍凉。这倒是绝对的,反正租车一天也就几百元,还可听的哥趣聊月牙泉的前世今生。
嘉峪关是长城的尽头,足出嘉峪关就是茫茫沙海了。为什么古长城修到嘉峪关就不再西延了?因为茫茫沙海没有水源没有植物,也没有可供支撑人类的食物链,那时的北匈也无法从此南犯,可见环境之恶劣。
就是这样的背景下,茫茫沙海居然有一汪泉水,且如明月镶嵌在金色的版图中,盈盈出淡蓝的清波。美学家说月牙泉是苍天赐予沙丘的明眸,而诗人说月牙泉是上苍垂怜沙漠的一滴眼泪。有水便有植物,月牙泉周边长满马兰芦苇和眼子草,水边还有轮藻类绿丛,现显出生命与水的依偎。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丘之北,南北长约一百多米,东西宽约二十五米,水极深处约五米。按理说,这么一点点水源应该早被烈日所耗尽,月泉也早被风沙所掩埋。但神奇的是,月牙泉居然存在已千年,唐宋时代便有旅人赋诗月牙泉:戈壁茫茫卧月泉,清白伴夜催人眠。南来北往孤行客,梦宿弯湖忘故园。不过李杜等名家好像没有涉足月牙泉。
当然,月牙泉来源也不神秘,地质考察表明,离月牙泉不远的疏勒河是月牙泉的源泉,但疏勒河又不直接供水于月牙泉,而是渗透到沙漠之下,恰有暗缝在月牙泉下汩汩渗出,以源源不断。尽管如此,月牙泉也曾因附近修建水库截流疏勒河水,几近干涸。其后采取合理措施以维持地下水的自然状态,月牙泉得以重现生机。
的哥一边讲月牙泉,一边兼作导游引路于景区。月牙泉景区方圆七八十平方公里,核心区有十二三平方公里。月牙泉边有高低错落的古楼台,附近有沙漠游览区。月牙泉因山阻风而不惊,几乎都是水平如镜,蓝天倒映水上互映生蓝,分不清是水是天。好在有丝丝白云点缀蓝天,月牙泉水便有了一缕哈达般的浮映生韵。飞鸟的路过,也给泉水以剪影似的惊艳,意境如此美好!

月牙泉外是沙漠旅游区,可骑骆驼体验驼背之颤,可听驼铃声声。但夕阳西下已近晚时,已少见游客与驼队。我们的一位女士身着红装,单骑一驼与其他几位游客同旅沙海丘上,显得格外亮眼。夕阳的橙黄相映鲜红,让寂静沙丘仿佛也变得骚动,驼铃叮当之声仿佛摇出千年不变的苍凉。
天色渐渐暗淡,我们驻扎沙丘之下,的哥取出蓝色帐篷支起一方天地,拿出备好的食物做餐。半个小时后,仿佛巨手揭开宏大夜幕,一切被黑黛所呑噬!看着这陌生的一片,不禁心生怵惕。的哥看出我们的心理说,没事的,周围有好多露营者,有景观保安通宵巡逻。月牙泉的夜景是最美的,不一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的确如此,我们已看到附近有相似的帐篷立起,也有灯火闪烁。抬望高远苍穹,有星星繁密。果然,远处有篝火腾起渐烧渐旺,再不久有一众羌族模样的女人围着篝火转圈圈,疑似跳古老的西域圈圈舞,也有似曾相熟的藏族庄锅舞。再看月牙泉,忽然亮起装饰性彩灯,最有趣的是环绕月牙泉的灯火,像是镶嵌的玉珠项链,璀璨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点亮了泉上夜空。灯火辉映水上,流光溢彩出仙境也似的意境,美不胜收。
不一会,有其他帐篷的男男女女加入了篝火晚会,圈圈变大变密了,我们的红衣女士兴趣倍增,竟也加入了舞圈,很快形成篝火高潮。的哥说,这样的场景不是每天都有,只有帐篷点多,人气相对集中,才会有这样的篝火晚会,我们是幸运的,在夏日的月牙泉边度过一个诗意之夜。
篝火熄灯了,月牙泉彻底归静,我们也和衣进入梦乡,次日清晨看日出东方,欣赏金辉涂抹月牙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