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再游龙门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

因此,我与女儿再次来到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并携带两个小朋友同游。
癸卯年五月二十三日,上午九点到达洛阳龙门高客站。然后搭出租车去龙门石窟。
正午时分,到达龙门石窟景区。这时晴空万里,烈日高照,热浪滚滚,似烈火炙烤。
全家四人,沿着伊河岸边的树荫下缓缓上行。
小孩说,天气太热,又闷又渴。他妈妈买来绿豆冰糕与冷饮,为家人消暑降温。
坐在伊河岸边长石凳上,边吃雪糕冷饮,边欣赏伊河两岸盛夏的自然风光。伊水对岸是香山,与龙门山隔水相望。伊河两岸的山坡上树木郁郁葱葱,景色迷人。
在浓郁的树荫下,望着波光粼粼的伊河绿水,水面晃动着绿色香山的倒影,风景如画,十分养眼。水面阵阵清凉,非常爽心。
歇够凉好了,我们就去参观龙门山石壁上雕凿的石窟神龛,与石刻雕塑的佛像。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十三公里处的龙门山与香山陡峭的石崖壁上。石窟佛像主要分布在龙门山西部。
龙门石窟多如牛毛,大小佛龛2300余个。大小佛像11万余尊。佛塔80多座。
我不懂佛学,也不懂雕塑艺术,无法描述这不计其数的精雕细刻石洞里石佛像的丰富内涵,以及佛学经典与智慧。但是我观赏了许多高大十多米的大佛,以及细小如手指似的小佛像,雕刻工艺十分精湛,使我感慨万千,感想良多。我认为这些石刻艺术价值连城,弥足珍贵。我只能凭浮浅认识水平,浅谈对几处代表作雕刻艺术参观的浅显观感。
我与女儿带领两个小孩子,参观了潜溪寺、宾阳三洞、敬善寺、陈抟碑刻、摩崖三佛等。印象较深的是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石窟代表洞窟之一,我们登台阶先攀上潜溪寺。
潜溪寺:
龙门西山北端第一座大型洞窟,唐高宗时期所雕造。洞内造像,组合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神王。
主像阿弥陀佛,通高7.80米,身体各部分比较匀称,面容丰圆,表情静穆,胸部微隆,身披袈裟,衣摆宽覆座前。两侧菩萨仪态端庄,衣饰花丽。左侧观世音菩萨头顶高髻前雕出一立佛;右侧大势至菩萨高髻前雕出一净瓶。佛、菩萨之间有弟子恭敬待立,菩萨外侧有英武刚毅、足踏地鬼的神王形象。
潜溪寺正壁,为阿弥陀佛和左右胁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被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尊奉的对象。系依据《阿弥陀佛》经典雕刻,借助雕像传播西方净土信仰,引导世人依经修行,以期往生西方净土世界享。受极乐生活。
仔细观看了潜溪寺解说,及周围的大小洞窟与佛龛里的神像,并在石洞前面拍照留影
潜溪寺庙洞窟,均雕凿在高处陡峭山崖壁上。古代工匠在石崖壁上深凿洞,再就地取材,将山石雕刻成石佛石像,足见工程的艰巨卓绝,且石匠工艺的精湛精致。
十二点左右,炎炎烈日,似烈火灸烤山石,把山崖石壁烘烤得像热锅一般滚烫,人们着实受不了这种酷热。
这数不清石雕佛像的雕塑艺术,以及佛教文化,大人都很难看懂其中内涵,况且四岁和十二岁的孩子,更看不懂石窟雕刻。孩子感觉很热,他们实在不想再看了。大人也担心孩子受热中暑。因此,女儿对我说:“妈,上面洞窟雕塑以前和你一起都看过了,现在还记忆犹新。两个娃热得不想走了,我陪他们在树下乘凉歇息。你独自参观上面许多洞窟佛像雕塑吧?”
我说,“天虽然很热,但已经来到这里,我就一定要再去参观几处主要的石窟。你们歇着,免得孩子受热中暑。我去参观大石窟,不留遗憾。你们在这里等我。”
说完,我独去参观许多石窟洞佛。
先独自参观了万佛洞。

万佛洞,位于龙门西山中段。顾名思义,即因洞内南北两壁雕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而得名“万佛洞”。
万佛洞:
“该窟分前后室结构。后室正壁雕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人。
主尊阿弥陀佛,通高3.85米,
弥勒佛坐于仰覆莲束腰八角形高台座上,面部丰满圆润,宽额丰颐,胸部隆起,著双领下垂式袈裟,施说法印。
雕刻有众多供养菩萨,姿态各异。南北两壁下部雕刻了两组共十二身,精美的乐人,分为舞伎和乐伎,前者为舞蹈者,后者为奏乐,持有箜篌、钹、笛筝、琵琶、排箫等乐器。
窟顶莲花藻井,周围有一圈题记:“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密门甬道北侧有题记:“沙门智运奉为天皇天后太子诸玉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从这两则题记可知:该洞完工于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发愿开窟人是大监姚神表和皇宫中的内道场禅师智运两位女性,为天皇(高宗李治)、天后(武则天)、太子(李显)和诸王祈福而雕刻一万五千尊佛像。”
万佛洞是龙门石窟有确切纪年的造像组合,铺九尊最为完整的中型洞窟,是龙门唐代洞窟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由万佛洞下来,向南行几十米,来到奉先寺的山下。
我独自再次登上奉先寺。毫不夸张的说,我真是汗如雨下,我擦拭不及,汗水流入眼睛,使眼睑涩得睁不开。汗水湿透衣裙,我仍然坚持攀登70余级的高高矗立的台阶,只为一个信念,做事不我半途而废,要有始有终。拜访大佛,虔诚致至。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唐高宗初,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修造。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工。卢含那佛高17.14米,头高4 米,雕刻精湛,气势磅礴,丰颐秀目,仪表堂堂。迦叶持重、阿难温顺,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这是中国盛唐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也是雕刻艺术史上的杰作,是中国石窟之冠。
卢舍那佛,是龙门石窟最高大的石佛,站在佛脚下,须扬头瞻仰。在这里会感受到雕刻艺术的神奇,会感受到佛的力量无比强大。祈祷余先得到佛的庇佑。
我再次登临大佛寺,拜仰了众多的大佛与菩萨,感感受丰富精湛的雕刻艺术的魅力,获得了知识滋养,得到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用汗水将心灵再次洗涤。
由于天气炎热,我喝了不少冷饮,使胃感到胀疼。我汗流不止,大汗淋漓,身体感觉确实有点支持不了。
于是我结束了卢舍那大寺以上部分的洞窟参观。我和女儿,也没有去白园及香山那边的石窟寺参观。
正午1点多,出龙门石窟景区,结束参观。
然后来到附近一家餐馆吃午饭。店里比较凉快,但我仍然大汗淋漓,汗流不止。店老板问我怎么了,你还热得很吗?怎么这般汗流浃背呢?我渴得厉害,不停喝水,也不停出汗。我感觉今天出地汗,至少一斤多吧!这是我有始以来排汗最多最恐怖的一次。
但是,我觉得再游龙门石窟,尽管冒着酷暑,我坚持登上许多石窟佛龛,锻炼意志,仔细欣赏石雕塑艺术瑰宝,我收获很多,十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