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发布的一篇标题为《山西临县:灾情面前,“任凭山洪来,稳坐钓鱼台”》的文章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当前正值防洪防汛期。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主抓工作之一就是防洪防汛,这可谓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文章发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快引起了网民的高度关注!

通过视频和文章了解到,临县曲峪镇开阳村去年的这个时候遭受了特大的洪灾和暴雨,给当地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村民家里涌进了洪水,其中一人差点丢掉姓名,按道理说,如此严重的事情,临县县委县政府应该第一时间提上议事日程,第一时间消除洪灾隐患才对,为何村干部给县水利局和乡村振兴局打报告后迟迟没有结果!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据了解,乡村振兴局和水利局都是洪灾隐患整改实施重点对口部门,文章提到了临县水利局局长陈绍文,乡村振兴局局长李有喜,两位局长曾经都是从事基层工作多年的老书记,陈绍文担任临县水利局局长之前是临县大禹乡的党委书记,李有喜在担任临县乡村振兴局局长之前是临县湍水头镇党委书记,按道理说,都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不应该如此漠视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事情。究竟是什么缘故,让如此紧急的报告拖了一年硬是没有结果。

文章指出,村干部一年内催了监管部门领导多次一直没有实质性结果,最后等来的是受灾一周年纪念日。又到一年的洪灾易发期,我们不难想象到,此时村干部的心情五味杂陈!对于资深局长来说,随便找个几个“合情合理”的理由和借口就可以搪塞过去,毕竟年轻气盛的村干部在资深的局长面前属于弱势群体,村干部有天大重要的事需要请示和汇报,也要看局长有没有兴趣,乐不乐意去做,如果局长不想解决的问题,拖也能够把一个村干部拖的个半死不活!

农村干部是“基层最后一公里”不算干部的干部,他们“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是最艰难辛苦的一个岗位,常言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一根针指的就是农村干部,也说明了他们的重要性,他们的工作也是最繁琐和忙碌的岗位。自古“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干部来说,老百姓的需求和苦衷他们最清楚。也是最能体谅到的人。开阳村的支部书记也应该是这样的人,面对群众下雨打雷天不敢入眠的忧心忡忡,他一定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他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去年受灾时开阳村民的撕心裂肺的心情。然而,报告竟然投石沉海。也许,局长大人们压根就没有把小小的村干部当回事,更没有把报告中的内容当回事。导致灾情隐患又拖到了第二年夏天的洪水易发期。无奈之下,开阳村支部书记才走上了“背水一战”的网络求助道路,呼吁政府部门尽快解决安全隐患!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他为了让全村人不再担惊受怕中度日,把自己豁了出去。我们相信,最终村民的洪灾隐患在网络舆情的压力下,当地政府一定会高度重视,尽快落实。最后,令人担忧的是这位不惜一切代价为民请命的村干部最终是否会成为一些领导的“眼中钉”?是否会受到一些领导变相的打压与排挤?这都有待论证!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沟相连……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有网名留言调侃,面对灾情隐患是不是两位局长在相互踢皮球,还是一起登上了“钓鱼台”呢?还是一起“躺平”了?
在今年的春晚小品《坑》中,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众所周知,“躺平式干部”的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行为耽误的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伤害了老百姓的心。
对于当地人民群众来说,这么大一个“坑”,不应该不管。一些干部出现问题,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让工作变味走样。开阳村洪灾隐患这个“坑”,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填!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对政策举措和工作部署片面理解、机械执行、野蛮操作,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形成震慑。近期,山西纪检部门通报多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案例,涉及乱决策、懒政怠政,不正确履行职责,严重失职失责等问题。这其中包括临县的部分领导干部。
对于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只有为群众多办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
洪灾面前,我们党员干部不该独自“登上钓鱼台”,要与人民群众一起“迎着风雨来”才能赢得民心。
作者:笔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