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从田野上走来的作家”,给《星空》校刊写的卷首语 ——《为明天起跑》,从中感受陈本豪老师“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漫漫地在苦难中求索,历尽艰辛而有了丰厚的积累…… 后来更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由一个没有享受中等教育的人,到一个业余作家”的成功之路。

应柯善平老师约稿,为《星空》校刊写篇卷首语,一时有些惶惑。一个从田野上走来的作家,常日写点生活小品文,一任地自由泳惯了,今天却要带上脚镣跳舞,有幸又当一回学生。从小热爱学习,一触及学生话题,心中就像一树被春雨浇醒的枝头,激情之下便传来键盘敲击的声响。
我的同代人正当学龄时,一把“文革”的大火,焚烧了求知的理想,痛失上初中的权利,一副攀登高等教育的架梯拦腰折断,遗憾中种下永久的奢望。不知多少次,我踏着蓝色的梦幻,走进中学的课堂,清风如鸟语般动听,月光似春水般柔和,醒来泪珠也开成了花朵。
每次走进校门就走进了春天,与同学们站在一起,像身处在一座鲜花盛开的村庄里。我感受到一颗颗年轻的心跳,闻到生命散发的馨香,岁月年轮顷刻间回转,灵魂深处自有歌声传来。春天是一个创造的季节,一切都可从无到有地生长,万物复苏构造出大自然的万景万象。年轻是生命里的春天,也是一个生长的季节,身体在生长,知识在生长,理想也在生长,人间的一切奇迹,都可在生命的春天里孕育与诞生。春天是美好的,是奇妙的,但也是短暂的。
在我年轻时很少有幸福可言,因家庭成分不好,痛失求学的机会,但我没有颓废。我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漫漫地在苦难中求索,历尽艰辛而有了丰厚的积累和深切的感受。人到中年,虽然有了岁月远去的忧伤,但也有了收获的快感。走出乡村的那间土屋,住进城里的高楼;放弃父母教我的农活,获取产业经营的丰收;后来更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由一个没有享受中等教育的人,到一个业余作家。成功是快乐的,付出是巨大的,苦难属于你,鲜花也属于你。生命无法重来,要想活出质量,活出人样,就得认真地学习,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的人,才能走在别人的前头。
年轻是生命绽放的花朵,但花儿的美丽,并不在于它奇妙的形态与光鲜的色彩,而全在于它魔鬼般的孕育过程,没有艰难的孕育,就没有美丽的盛开。在人世间的各行各业中常有明星升起,如在乒乓球赛中赢得大满贯的英雄们,在舞台上捧得金杯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星球的科学家们,还有获得各项文学大奖的作家们……当他们站在领奖台上,向人们挥手致意的那一刻,灿烂的笑容与激动的泪水,像天使的光环一样闪耀着光辉,而他们哪一个不是从坎坎坷坷中走过来的呢?成功是自己的,也是大家的,但失败只能是自己的。
生活是现实的,竞争是残酷的。我喜欢看田径项目中的赛跑运动,每当看到运动员们在起跑点上蓄势待发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双手紧握拳头,整个人被鼓荡得像一副拉得满月的弓。一声枪响,竞赛者就像一支支脱弦之箭,射向远方的目标。岩浆在体内爆发,脚下涌动风雷,以打破生命极限来创造速度的奇迹。经验与知识,使他们在剧烈的冲刺中,依然保持理性超越的状态。既定的战略,现场的情形,每一步跨越的尺寸,身体倾斜的角度,在一段与一段之间需要调整的速度,这一切都得依靠平时的训练与积累,这一切都不能出半点差错。当然,不可能人人都可夺取金牌,但只要你今天超越了昨天,只要自己把能量发挥到了极致,就可无愧于心。人生无异于一次长跑运动,跟时空赛跑,跟生命赛跑,用时间来创造速度,用速度来延长生命。
一页页日历,无情地把昨天撕得粉碎,迎着明天照亮窗台的曙光,起跑的枪声即将响起,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作者:陈本豪,1953年出生。中国作协会员,江夏区政协常委,江夏区文联原驻会副主席,民间音乐人。作品曾入编《2003年中国年度最佳散文选》《2005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长江文艺60年散文送》等多种精编本和中外名家经典。长篇纪实文学四卷本《京剧谭门》,被列为中国作协2019年度重点扶持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