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图:黄登见和战友们在西藏邦达玉曲河边。


《雪域军魂》作品集锦
团长教我补军装
作者‖黄登见
组稿‖格桑花·康禄祥
1970年7月, 我调到团警卫班给七团团长景瑞林当警卫员。
景团长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老革命 ,山西人,讲话时山西口音很浓,身高在1.7米左右,方脸,眉毛浓黑,眼睛明亮有神,精神十足。
景团长生活俭朴,说话和气,平易近人,对战友们和蔼可亲,是我最敬重的老首长,也是全团指战员学习的好榜样。

▲ 战友苟国忠(左),黄登见(右),1972年在重庆留影。

▲ 甘孜军分区阅兵时,黄登见和战友是护旗手,是护甘孜军分区军旗。

▲ 上图:在西藏邦达玉曲河边和战友合影。

▲ 本文作者黄登见在邦达玉曲河边。
有一次,我出公差拉柴禾,不小心把军裤划破了,在警卫班里学补衣服。
我拿针线的手很笨,不灵巧,一时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就胡乱地在军裤破口处缝补起来。


才缝了几针就把手扎破了,鲜红的血从针眼处冒了出来,疼得我握住双手,站起来直甩手,嘴里发出丝丝的唉哟声音,在原地踏步蹬脚。
这时景团长来到班上,看我在补衣服,瞧瞧衣服又看看我。
“小黄啊!你不会补衣服,来坐下我教你补。”

他接过军裤和针线,用一双很灵巧的手熟练地缝补起来,一边缝一边讲“缝补之前,线的末端要打一死结,从里向外挑针,固定牢结头,补钉和裤子破口处要贴紧拉直,左手用力握紧,右手挑针引线,每针间距要相等,挑针位置一定要直,不能歪斜,拉线时要均匀适当用力,线拉直不能太紧,线拉得太紧缝合处就会有皱折,用指甲在缝合处刮动几下。”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会就缝补了很长一段。
景团长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地缝补着,用熟练灵巧的双手挑针拉线,我紧靠他坐着,看到一双明亮有神的眼晴,一张慈祥的面孔,是父亲疼爱自已的儿女,亦是首长关心战士。这是多么伟大的爱。
这种胜似父爱的情感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一股热血湧向心灵深处,久久不能平静。


我年幼失去父亲,从未有过父爱的感受,今天在老团长身上,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嗅到了父爱的味道。慢慢品尝着那种父爱的温暖。还有一种就是我军:“尊干爱兵,上级爱护下级,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在景团长身上充分展现。

一针一线,一起一落,紧紧地牵连着官兵的心在一起跳动;一针一线体现了官兵互敬互爱,互相关心的高尚情怀和战友之情。


▲ 作者黄登见在56201部队1连巴塘黄草坪留影。
不到一小时,景团长就把破烂的军裤补好了。他将补好的裤子放在桌面上,用双手将军裤铺平,叫我在军用水杯里倒半杯开水,在补丁处来回熨烫。然后,将补好的裤子交给我,并用手拍着我的肩膀,笑咪咪对我说:“小黄,学着点”!
之后,便转身离开了我们警卫班。



我立正,目视着团长的背影,默默的点头。回答着:是!
我展开补丁一看,补丁大约10厘米宽,15厘米长,补丁平整无皱,线距间隔均匀,线缝条笔直,无歪斜处,与缝纫机打的一模一样。
我深有感触地想:这不是一个小小的补丁,而是我军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和尊干爱兵光荣传统的一个体现,团长的身影在我心中更加高大起来。

注释:
由于年代久远,没能找到景团长的照片。谨以此文,一并致敬并祝福老首长和战友们——健康快乐、幸福吉祥!
敬礼!
2019年7月5日(原稿)
2023年7月18日(整理)




作者简介:
黄登见,男,1969年12月在四川省通江县应征入伍。1971年9月入党,在军队服兵役期间,分别受过连、营、团多次嘉奖。入伍后分别在0075部队1营3连任(战士),团机关警卫班(警卫员),团司令部军务股(打字员),调回3连任班长、排长。0075部队精减整编后,在56201部队1连任排长,在此期间奉甘孜军分区义敦县平叛剿匪前指的命令,带领1连2排4、5班执行剿匪任务。1978年10月上调甘孜军分区教导队,历任军事教员、副队长、队长。1987年1月转业到成都(省属企业)任职,今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