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献给“金珠玛米”
大兴区人民医院:郭勇

在素有三江之源的玉树草原,乖巧美丽的藏羚羊、奔流不息的长江水与银装素裹的哈秀山点缀相映,构成了一幅靓丽多彩的风景画。在这片平均海拔4320米的严酷土地上,有一种盛开的格桑花,形状如菊,又称格桑梅朵,“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之意,“梅朵”是花的意思,藏族群众把它作“幸福”和“爱情”的象征,也彰显了藏民族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守望相助的担当精神。
2019年X月,作为北京市第四批援青干部,我有幸来到青海省玉树州人民医院工作。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就像魏巍笔下描写的那样,这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我如此近距离接触长年驻守在高原上的“金珠玛米”(解放军),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军无民不立,民无军不安;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在圣洁玉树的这片土地上,驻守在三江河畔的解放军,他们如一方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磐石,汲吮着红色精神的滋养,像那翱翔的雄鹰,扎根高原,迎风斗雪;他们身着迷彩,身披霞光,脚踏雪山;他们能吃苦、可战斗、耐寂寞、访贫苦、救急难……他们常年顶着8级以上大风,冒着零下40℃的严寒,忍受高寒缺氧,无怨无悔地守护着“中华水塔”的安全。他们用赤诚和热血践行铮铮从军誓言,不忘初心,甘于坚守,勇于担当,在三江源头谱写一曲曲忠诚与奉献的乐章。在农牧民群众心里,解放军就像格桑花,这不是普通的花,浓缩着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军爱民,民拥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指示,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坚守雪域高原、永续爱民基因,在主动作为中彰显为民情怀、树立良好形象,打造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过硬品牌。玉树军分区司令赵滨说:“玉树有着悠久厚重的红色资源,我们驻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更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不断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扎根高原、奉献高原,切实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三江潮荡双拥曲,红色基因代代传。玉树独立骑兵连连长尼都塔生一家四代传承的红色家风家喻户晓。70年前曾是尼都塔生的曾祖父土登宫保带头迎接解放军、拥护共产党,积极促成玉树和平解放。尼都塔生的祖父彭措旺扎5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创了玉树地区“康巴世族”入党的先例,与西北野战军骑兵团官兵一起奔袭突进,为玉树的和平稳定作出了贡献。出于对解放军的热爱,他借来一身军装,拍下了东坝家族的“第一张军装照”。在当地产生积极影响,为稳定地方、维护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父亲东坝阿宝在抗震救灾期间,承担全国抢险救援部队、各地志愿者队伍的协调工作。他亲眼看到“解放军来了人心定”的感人场景,加之长时间与部队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战场上并肩战斗情谊,将儿子尼都塔生送到军校。在军队的熔炉里,成长为“高原民族团结模范连”的连长。
雪山是太阳的哈达,湖水是月亮的美酒。北京医疗队经常到军营开展“送医到军营,共建军民鱼水情“活动。官兵在高原上运动损伤较多,虽然都是20左右的年轻人,但是他们很坚强,普通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在他们身上,常常轻伤不下火线,令人敬佩。一次,一名战士腰痛弯不下腰,我去针刺治疗后问:“你抬腿试一试,还疼吗?”他竟然挺起腰,用一个漂亮的侧踢腿向我的神奇医术致敬。没过多久,这名战士所在单位给我送来“北京神医一针灵,军民共建一家亲”的锦旗表达感谢。还有一次,一名武警战士训练中发生掌骨骨折,但他很坚强,仍然坚持站岗。巡诊时,发现他的伤情后,考虑到哨所没有手术条件,我和丰盛医院李晔主任就地取材,采用中医传统正骨手法,运用更具韧性和弹性的纸质夹板固定患肢,最后获得满意效果。我是红星骨伤流派第四代传承人,李晔主任是丰盛骨伤流派,中医传统正骨手法具有简便廉的效果。北京中医就这样在高原上,弹奏出了一曲“军民情深、唇齿相依”的强军之歌。
正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赞美的那样,解放军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把格桑花献给“金珠玛米”。当我援青结束,离开朝思暮想的玉树时,前来送行的有藏族群众和驻军官兵,她们拉着我的手,一同唱起了藏族民歌《同一个妈妈的女儿》:“太阳和月亮是同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作者简介:
郭勇,男,1972年9月出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纪委书记,于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作为北京市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到青海省玉树州挂职卫健委副主任、玉树州人民医院院长。担任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理事,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第三批125中医药人才,红星骨伤流派第四代传承人,中国现代医生杂志审稿专家,青海省专家人才联合会会员,北京市总工会“名师带徒”称号。主持部、局级科研项目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编《漫画高原病》等科普及临床著作5部,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

【本文推荐:秦巴江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