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大统》(一百零二)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夕观叠霞千层暮,
飞来天剪裁红衣,
天地萧萧日褪色,
星空茫茫伴月出。

世界行圆,风水轮转,历史犹如永不止息的车轮,从东方碾到西方,又从西方碾到东方,东西方文化的从碰撞到融合,最终体现在经典思想的大同小异上。对于西方几百年来建立起的所谓民主法治制度,我其实一直保留着东方人的独特看法,难道真理掌握在表决上吗?民主是什么?本意是人民做主!人权是什么?人权就是因物权而享有自由的空间。民主也好,人权也好,必须有现实的物权作基础保障,这些穷人都不具备。一个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民主和自由,其实只是有钱人的民主和自由,穷人首先需要获得生存权,首先维护基本的人格和尊严,看看各国代表议会行使权力的议员身份和人民代表,就完全明了每个国家所倡导的自由与民主,其实确实穷人的席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平等”只是“物权”宣传下的一个口号。世界需要寻找更合理的制度以体现社会规律。
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与民族传统思想的特色组合已经在中原大地渐成雏形。这体现于中国特色可以包容世界的一切的优秀而杰出的文明。但我们必须以足够的实力应对西方帝国可能发动的遏制新型制度影响世界的一场战争。这就需要形成强大的对外势力,压倒一切反动的行为和思想。《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给我们深深的启示!“势”即态势,即包括战争态势,也包括战前的政治态势。“势”,有人造之势,也有自然之势,有军事之势,也有民心向背之势。战争若借势而为,往往事半功倍,如借助水势、山势、风势、火势、夜势、民心之势以及各种各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借助外势,往往以一挡十,以少胜多,以寡击众。当年秦军大将白起,以二十万人马借助山形地势,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三国演义的中的三次重大军事战役,包括统一江北的官渡之战,连吴抗曹的赤壁之战,三分天下的彝陵之战,都是借助火势最终达到战略目的的。
《兵法》之《势》篇又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不可穷尽”。势主要体现于奇正运用上,“利用奇正之变,以正御敌,以奇制胜”,一个杰出的军事指挥员,随时随地随战场需要,不断改变奇正战势,犹如阴阳相荡,天地万物方变化无穷,善用奇者,“百战不殆”也。孙子说,何为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即通过水的高速前进而飘动石头;何为节?“鸷鸟之疾,至于毁折”,即通过鸟的高速下降而迅速抓住猎物。故“势”要险,“节”要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转圆石于千仞之势,以奇兵天降打击无备之敌,“形与势”乃是一对阴阳变化的表现。
《虚实》篇是《孙子兵法》第六篇,兵法中的阴阳之道几乎就体现在虚实上,什么是虚?虚就是空虚,在兵法上“虚”是指兵力分散之处或力量薄弱的环节;什么是实?实就是充实,在军事上“实”就是兵力集中之处或力量强大的环节。其实,军事的计谋战术就体现在虚虚实实上。《虚实》篇的中心义理就是通过兵力分散与集中等战术调整造成某个局部环节上我强敌弱的局面,然后以优势兵力歼灭劣势之敌。虚实的军事运用。在《虚实》篇中,孙子提出了几个兵家重要思想,如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即善于调动敌人而不受致于敌人,如避实击虚,如以逸待劳,如先发制人,等等,许多“因敌制胜”的作战思想。孙子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敌形而我无形”,则敌人四处防备于我,处处被动,从而使我方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世界的资源配置表现在资本的定价权上,而资本流动往往又是国际政治的运行手段。世界统治者往往通过经济手段以达到政治目的,所以,世界民主与自由不过是一样一种口号!但风水轮转之中,资本帝国从来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或者与他人共享世界的民主与自由,所以,我们的军事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必须时刻准备着。因为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后盾,而软实力则是硬实力的灵魂。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