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辅导
作者与朗读者/郑晓边
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28年来,我一直在苦苦探索医学和教育学、心理学之间的契合点。三个学科的训练理念和方式不同,医学强调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数据,教育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模式和教育经验,心理学则处在两学科中间,既重视科学研究方法,又看重人性的适应和发展过程。遗憾的是,相比前两个学科发展,心理学一直徘徊在为学科自身是否科学的辩护和遭受社会世人的猜疑之中。中国心理学工作者没有沉沦和气馁,数十年来,老、中、青三代学者艰苦创业,终于迎来了心理学高速发展的春天。今天的心理学正从人们社会生活的“点缀品”、“调味品” 向“必需品”过渡。尤其是在学校工作中,教育、心理和保健专业已融合渗透,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体系正在建立,队伍不断扩大,《学校心理辅导》作为代表性的国家精品课程已在高等师范大学讲坛立足。
辅导小学教师2020
高考辅导,内蒙古准格尔旗一中2015
高校新教师培训,华中师大
指导研究生实习,武汉西藏中学
人的价值观念是从小形成的,遗传的作用似乎很少。学校教育在人生的全部发展历程中花了重墨来塑造人的价值系统,但收效甚微,为什么?看来增加教学课时量和强加口头说教的方式并不好,要用事实说话,要让孩子们从小有自己的判断,要让他们学会自己选择前程。教师和家长做的全部工作是:授人以渔而非鱼。这不正是学校心理辅导的真谛吗?
中国高校30年来发展比较快,而就业形式有些窘迫。许多大学生从一进校就感受求职的压力,大三、四年级的时刻要用50%的精力去寻找职业岗位。不少学生把自己的青春和生涯牢牢拴在校园学习过程中,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和博士后,他们离社会的需求似乎越来越远,而钻到书本的胡同里越来越深。最好的小学生上最好的中学,最好的中学生上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到海外深造。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世界输送了多少精英?
深入分析学校教育和人的发展现状和原因,从人才培养入手、从学校心理辅导入手、从国民的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入手,定会找到科学发展途径,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找回民族自信心。
作者专著《学校心理辅导实务》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学校心理辅导实务》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精品课程《学校心理辅导》的研究成果。该书是一部全新的学术性大众读物,也是作者在长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研过程中积累的心理辅导案例和活动设计原创作品。全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心理辅导案例分析,重在描述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诊断、成因和教育辅导方法、转变过程与成效评价;第二部分活动设计,提供了系列辅导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与控制程序方案;第三部分课程纲要,简明扼要地诠释了学校心理辅导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教学使用者提供参考蓝本。三大部分内容都是一线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咨询师渴求的知识技能和专业工作方法。该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文字流畅、描述生动、分析深入,集科学性、趣味性和操作性于一体,是一本珍贵的学校心理辅导研究领域的学术专著,也是一本实用的心理咨询师和辅导教师专业培训书,适合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心理咨询师参考,也适合全社会关注心理保健的青少年朋友自学。
(选自郑晓边著《生活叙事 生涯如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